画出新意画出深度
庸非
文艺界在评论某篇文艺作品时,对描写浮浅的人物形象,总说成是“漫画化”人物。对这样的评语,确有商榷的一面。
“漫画化”,是指漫画的人物造型的固定程式,如官僚主义者总是圆圆胖胖,虚肿颟侦;反面人物总是缑腮大耳,獐头鼠目……实际上,这是对漫画的曲解。变形、夸张,是漫画的特殊造型手段,但是,有一定功力的漫画家,是很讲究漫画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我们看到国外的不少优秀漫画作品,都是很注重人物的刻划的,特别是政治讽刺画,都对被讽剌的政治人物的癖好、生活习惯、外形特征等等有深入的研究,抓住一点,加以挪揄和嘲讽。国内的一些有水平的漫画家笔下的漫画形象,也是根据讽剌对象而赋予不同个性的。可以说,这其中倾注着漫画家们的辛勤劳动和心血。拿“漫画化”作为浮浅的代名词,似欠公允。
话又得说回来,也确实有部分漫画比较粗糙。往往急于求成,只要构思过得去、在造型上失之于简单。加上不少漫画作者非专门学校毕业,素描基础差,在笔法技巧上,摹仿别人,依样画葫芦,相沿成习。因此,为漫画“正名”,关健还在于漫画家们不要自己眨损自己。要为漫画事业的振兴而进行创作,在构思上刨出新意,在技巧上探索新风格。对人物形象的变形、夸张,不能“千人一面”,要画出个性,画出深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