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02月05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人才与奴才 “没有公章的奖状”随想 莫顾左右而言他 图片新闻 为猪八戒说几句 让老孙先走 莫因人拒言 朝阳 改革有感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人才与奴才

商子雍

在封建时代,所谓人才,是指能够辅佐君主治国平天下的有为之士;而奴才,则是指侍奉在帝王左右,逢迎讨好以取得主子欢心的小人。

由于阶级和历史的限制,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没有一个封建帝王,能把自己周围的奴才扫荡净尽——因为,他们总还要程度不同地依靠这些人,享声色犬马之乐。但是,也应该看到,在中国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较有识见、有所作为的帝王。在他们心目中,一是把奴才和人才区分得较为清楚,二是一般说来,也总是把人才的地位摆得较之奴才要高的。

不妨以武则天为例。在私生活上,此人有若干男宠,薛怀义就是其中之一。有一次,薛怀义在朝里撞见仆射苏良嗣时不去行礼,良嗣大怒,命手下人上前打了他几十个耳光。对这件事,武则天是怎样处理的呢?她仅仅对薛怀义说:“你以后出入宫廷走北门。南门是宰相出入的,你不要去犯他。”可见,在较有识见、想有作为的武则天心目中,薛怀义者,只不过是用来取乐的一个奴才而已。所以,她尽管对其宠爱,却是绝不肯为了一个奴才,而去降罪于苏良嗣这样一个帮自己治国平天下的人才的。

今天,由于社会制度的优越,各类人才自然是层出不穷,数不胜数。而且,由于重视人才的领导比比皆是,人才们也大都能各得其所,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四化建设效力。当然,身上颇具奴才遗风的人也是有的。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这既不可免,亦不可怕。但遗憾的是,少数领导干部却颇有好让人“拍”之癖。他们用奴才而不用人才,甚至依靠奴才来整人才,从而使奴才在少数地方有了苟延残喘乃至发展壮大的余地。不过,正因为如此,这少数领导干部的水平,也就连封建帝王武则天还不如,而只能与当年唯知重用李莲英的慈禧太后为伍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