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师造化”随想
丹凤乐农
年轻人,谁不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呢?
有一挚友的儿子,本是某厂一钳工,却不知因何缘故,竟热恋于草书艺术。他竭力搜求古今草书碑帖,工余孜孜不倦地临习,不及百日,大笔一挥,草书大作便问世矣。其笔飞墨舞,奇形怪状,堪称触目惊心;且在引首处盖有一枚印章,曰:“我师造化”。
“我师造化”,原义当为我向天地万事万物学习。如果整日照着唐人张旭、怀素的草书临习,这能算是深知“师造化”的真谛么?古人诗文中所谈及的事物,是否有供我们所师的“造化”呢?如有,也许能使我们悟出一些走捷径的诀窍来吧。
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细察其意态飞动,自此草书大为长进,宋代文与可见道旁两蛇相斗,草书亦遂得其妙。两位书家所师“造化”尽管相异,但皆能体物入微,中得心源,故对学书大有裨益,这才是真正的“师造化”呢。
一切艺术都源于生活。在学习一门艺术时,应借鉴姊妹艺术,更应到生活中去学习,去吸取营养,去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由此,我想得很多、很多。年轻人,朝气蓬勃,富于闯劲,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要当个开拓型的时代青年,创造性地工作,就得靠党中央的领导,下靠老师傅的传帮带,更要靠自己的刻苦好学。否则,虽胸怀凌云壮志,却因基本功差劲,还是那镜子里的佳肴,好看而难以食之哟!
借此随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严寒来”一句,与君共勉,不知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