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创作勇气管见
张惠斌
有的初学文艺创作的青年,往往有这么一种心理,有那么多的人已经捧献出浩如烟海的作品。并且仍在捧献中;动人心弦之作亦如重峦叠嶂,自己能成功么?于是,搞起创作来总不是那么自信,勇气被自卑感削去了一大截,有人甚至因此而浅尝辄止。其实这是在作茧自缚。
搞创作无需在他人的成就面前退缩。对此,契可夫用极幽默的口吻,讲过一段特精彩的话。他说:“自从莫泊桑凭自己的才华为创作定下那么高的要求后,写作就变成了难事了,不过还是得写……而且在写作上得大胆。有大狗,也有小狗、可是小狗不应当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张惶失措:所有的狗都得叫,各自用上帝赐给它的声调叫。”这虽然讲的是小说创作、但推而广之,对整个文学艺术的创作也是完全适用的。
搞创作理应有无畏的勇气和强烈的自信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都有自己悉熟的生括范围;生活是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的;生活的天地比之艺术的天地,不知要广阔多少;对事物、对人的观察,大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少一致的。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创作的“缝隙”,驰骋的疆场和一展身手的地方,都是我们抛弃自卑感的原动力。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告诉我们:“我们青年人的感言就是勇敢、顽强、坚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碍”。有志于音乐、戏剧、绘画、雕塑、诗歌、小说等文艺创作的青年们,当以此为座右铭,放开手脚按自己的思路,沿生活的崎岖山路,向坐落在辉煌峰颠的艺术之宫攀登。创作成功,无非是艰苦奋斗所给予的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