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05月24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多写杂文 渭城柳色 图片新闻 树下,我拾起一个青梅(外一首) “老公安”的新形象 朝阳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车轮 矿石 宝成线上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渭城柳色

(散文)

西安 张永哲

早几年的时候,我曾读了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禁不住被古人在长亭送别时的慷慨悲壮的情绪所感染;同时,也深深地陶醉在了“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淡雅、幽美的意境之中,幻想的翅膀也伸张了开来。因之静伏案头,口中念念有词,闭目遐思,倒也有几分情趣。

然而,实际地领略和欣赏那渭城的柳色,却是后来我在咸阳供职期间。

渭城的柳色,如今最集中地体现在沿渭水北岸的渭阳路上。路的两旁,等距离地植着棵棵柳树。这柳的枝条一律是低垂着的,躯干的高低粗细,树冠的大小,都十分仿佛,很象是一母同生。

平日,人们常说红梅是报喜的使者,渭城没有梅花,我以为报春的是柳色。

早春时月,乍暖还寒。那许多种树木依然裸露着躯体,到处的楼房瓦舍,也都没有什么遮掩,一切都残留在冬的襁褓之中。但是,此时,你如果来到渭城,来到滨水的渭阳路,你就会惊叹春的脚步并非蹒跚。起初,柳的枝条泛了些微微的淡淡的青色;象变戏法似的,这青色又一天天地变作鹅黄了。这当儿,便是一年中最美的柳色了。立在高处,看那沿路的柳色,很象一条飘飘欲仙的黄色巨龙;从远处看,疑是一片失落了的云彩;在近处瞧,那柳丝又恰似一条条的金线儿。现在,你骑车或步行在渭阳路上,夹道的鹅黄柳色,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仿佛人们行走在春的温柔的怀抱里。那舒坦、那惬意,真是妙极了。若是走在树的下边,修长的技条,会从你的脸上掠过,凉凉的,痒痒的,这又是另一种妙不可言的感受了。

我看那渭城的柳,其神态和姿色,极象是一个个淑贤的少女。清晨,没有什么风,她们静静地亭亭玉立着,淡黄的散发上挂些朝露,似乎刚刚沐浴过的样子。及至和风拂来的时候,飘飘荡荡的柳丝,又象姑娘跑步时于的秀发,或者是她们被风撩起的裙裾。晌午时分,渭城的柳,在暖烘烘的春阴下,表现出些微的骄矜和懒散。当暮色降临、晚霞消失的时候,你进入这一片柳色之中,会产生一种迷茫、虚幻的感觉。哦,一个多么美好的童话般的温柔之乡!

当然,渭城今天的柳色,也许和千年以前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渭城的“客舍”却再也不是王维送友时所见到的情形了。就在那柳荫的背后,有一座古风犹存的现代化旅馆,名曰“秦都饭店”,常有异国友人出入安居。另外还有高耸入云的彩虹宾馆、正在建造中的“凌云大楼”……

昔日,王进士“劝君更尽一杯酒”,是因为“西出阳关”之后,便很难见到“故人”了。然而,老先生今天如果站在这渭河桥头,看着西兰公路上飞驰的各色汽车,纵然才华横溢,也断然吟不出那千古绝唱的。况且,阳关之外,也少不了有中原和江南籍的人士,谁也无需担忧见不到“故人”了。而今我虽然离开了渭城,但我永生也忘不了渭城的柳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