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缺陷发生额”
秦耕
在改革中,有些企业把思想政治工作当做劳什子给革掉了。认为那玩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可以不要,要刀下见菜,还是钞票来得直截了当。岂不知“阿堵物”虽然神通广大,却并不万能。若一味用它炫耀于人,甚或当做旗帜挥舞,那实在说明着我们共产党人在政治上的退化,因为倘若人们都被金钱迷了心窍,为之玩起命来,那社会难免是要被弄糟的。
改革,不是什么都改,什么都革。比如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等等,倘若把这些立足之本都统统当成过时的东西抛弃了,废除了,那共产党岂不只剩下外壳了么?
管理经济,当然离不开经济手段。但恐怕还要讲点政治,比如理想、纪律,人格,情操等等。否则就和西方世界没有什么两样了。
有人说,经济领域中的得失是有形的,直接的,实在的;政治领域中的得失是无形的,间接的,虚幻的。这种说法,颇有商榷的余地。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为什么要称为“政治经济学”?大概就是因为政治和经济不能割裂的缘故吧。事实证明:政治上无形的间接的损失,往往会造成经济上有形的直接的损失。政治和经济,要么两败俱伤,要么共同繁荣,二者必居其一——至少在我们中国是这样。
我过去总以为洋人不大讲政治,其实不然。比如当前在美国的企业管理中,盛行一种叫做“克劳斯比质量管理法,”就很顾及政治影响。举例说,顾客订了一道高级菜,而饭店却满不在乎用偷工减料的方法做了出来,结果要重做。重做就是浪费,既浪费人力物力,又浪费顾客时间。克劳斯比指出,这种服务态度会影响来住宿和就餐的客人。若由此产生连锁反应或恶性循环,那就是本店职工收入的减少,情绪的低落,进而辞职。若再招聘新手培训,就得花钱。把这种直接和间接、有形和无形的损失加起来,将是十分吓人的。克劳斯比把由于服务质量差而造成的损失,叫做“缺陷发生额”。
类似这种“缺陷发生额”,在我们的一些企事业单位以至党政机关,难道还少吗?要减少和消除“缺陷发生额”,单靠经济上的奖罚能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