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08月16日
第2版
02

电视“金鹰奖”的获得者

——记陕西电视台导演高原

李军 张秦

一九八三年三月,在昆明举行的全国优秀电视剧“金鹰奖”颁奖会上,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人,怀着激动的心情走上领奖台,他就是陕西电视台导演高原。他执导的电视剧《喜鹊泪》获得了《大众电视》的“金鹰奖”。

在强烈刺眼的镁光灯下,高原那双捧起奖杯的手微微有些发颤,这荣誉使他的心情难以平静,几十年艰辛曲折的创作之路,又一次浮现在眼前。

 一九三六年,高原降生在陕西长安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解放后,他家由于兄弟多,为了减轻父亲的生活重担,他初中只念了两年就不得不中途辍学。当时,西北广播文工团正巧在西安招生,他就步行来到古城,冒然报考了这个不要报名费的单位,想找个挣钱吃饭的工作。谁料到兜中空空的小高原,由于会吹几下笛子,竟然考中了,用他现在的话说“我走上艺术道路完全是一次偶然的机遇”。

进入文工团后,高原为了克服文化低、基础差的弱点,自己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他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苦读和练习吹奏上。不久他就正式当上了演奏员,并摸索写词谱曲。勤奋出成果,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六年的十年里,他先后创作了近百首词曲,他的歌曲创作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一九五八年他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大会,和与会代表一起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一九七二年底他被调到陕西电视台担任导演工作,制作了一系列电视文艺节目。一九八一年小说《喜鹊泪》发表后,原作中那朴实、清新的乡土气息激起了高原在农村长期生活的感情。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促使他要将小说拍成电视剧。就这样,他为了拍好这部电视剧,带领摄制组在农村整整干了二个月,艰辛与汗水终于将此剧拍成了。《喜鹊泪》在全国播放后,不知感动得多少人流下了同情的泪水,也打破了陕西电视剧制作上的沉闷局面。

去年,全国城市改革浪潮掀起后,高原创作的激情更加旺盛了。他和别人一起仅用了几个月,就拍摄成了长达十集的电视连续剧《花园街五号》,在全国播放后引起了一定反响,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但是,他的体重却因紧张的拍摄工作,整整减少了十多斤。高原的创作是严肃的,他常说,电视导演应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及时反映现实的火热生活。

最近,他又将我省作家陈忠实写的反映农村实行责任制初期人和人之间矛盾冲突的优秀中篇小说《初夏》改编成三集电视连续剧。当问起他为什么要选中这个题材时,高原说:“我熟悉农村,更熟悉陕西的农村,为陕西乡党拍片是我的心愿。”高原,这个在陕西大地上生长起来的“土导演”,性格就是这样的朴实无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