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他挂上了“金质奖章”
——记自学成才的陕西青年张振国
李润乾
在首都十四家刊物发起的“为边陲儿女挂奖章”的活动中,我省靖边县技术开发公司经理、三十三岁的张振国,荣获了金质奖章。他革新的木工机械,使木材加工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他研制的“自动静脉注射仪”填补了国内医疗器械的一项空白,他设计的“并联钻套与木工多钻头钻床”被列入省科研项目,由他组织生产的沙棘饮料正在北京开辟市场。但是,他仅仅上了四年学,是奋发刻苦、自学成才的道路,使他获得了知识,取得了成就,得到了荣誉。
(一)
一九七六年,靖边县物资局要办一个木材加工厂,在决定人选时,局领导一下子瞅准了张振国,当时他才二十四岁,在县中当付业工,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领导为什么偏偏看上了他呢?原来张振国自幼家贫。上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随姐夫学木工去了。生活的重担。劳动的艰辛,使他在少年时就立志要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因此,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驱使着他奋发自学,走自学成才之路。尽管他家境贫寒,收入不多,还是节衣缩食,买书读书,几年里,光买书就花了五百多元。他先后学完了初中、高中的数学和物理课程,还自修了《机械原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高等数学》等大学课程。这在“白卷先生”被捧为“反潮流英雄”的年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张振国果然不负众望,象—颗被埋在地下的种子,一经春雨滋润,便破土而出。从一九七七年开始,他运用自学获得的知识,指导木工实践,在两年里共设计制造和改造了二带锯、万能细木带锯机、自动打眼机、多用木工机床等机械十七台(件)。这些革新成果经省物资局和有关技术部门鉴定已投入生产。该加工厂的生产效益比以前提高了百分之四十,成本下降了百分之二十,节约资金四万多元,受到了县、地、省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表扬和奖励。张振国被破格任命为机械助理工程师,担任了副厂长兼技术负责人。
(二)
对于“有心人”来说,有时某种偶然的机缘竟会成为科研的起步。一九八〇年八月,张振国感冒了,去医院打针。当长长的针管插进他胳膊的静脉血管时,他下意识地注视着注射器。突然,一种奇妙的想法产生了:医院里每天有多少人要打针,而打针全靠手工,一次只能打一人,这多么麻烦!如果能制造出一种自动注射设备,同时给几个人打针,那该多省事!自从萌发了这种想法之后,他置病痛于不顾,就开始翻阅资料,并进行设计。经过一个月的刻苦钻研,“自动静脉注射仪”设计方案搞出来了。接着,他又克服了种种困难,再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于—九八二年底试制出两台手提式和一台台式“自动静脉注射仪”。经有关部门鉴定后,这种注射仪已正式投产。这种注射仪可同时为三个人注射,填补了国内医疗器械上的一项空白。
(三)
科学的领域没有尽头,张振国向科学领域的开拓也没有停歇。在“自动静脉注射仪”研制成功以后,他又瞅准了新的目标。
多年来从事木工工作,一直盼望着能生产出一种高效率的标准化的打孔设备。经过两年多的反复摸索,他终于设计出了一种叫做“并联钻套与木工多机头钻床”结构图纸。经国家建筑科学研究院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鉴定,认为这种设计是先进的,其可行性,已建议进行试制。
陕北大地上生长着一种叫沙棘的野生植物。多少年来,人们把它当柴烧,谁能想到这小小的果实,还是个宝贝疙瘩!张振国通过考察本地资源时发现,沙棘果实可以解热消暑,止渴生津、健脾开胃,而且对防治多种疑难病有特殊疗效?完全可以制作出一种新型饮料。他高兴极了,马上组织沙棘饮料的样品生产,并已经试制成功。现在,一个与北京某单位联办的沙棘饮料厂正在靖边县紧张的施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