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毛玠用人想到的
郑胜金
曹操为汉丞相后,命毛蚧为东曹掾,主管官员的任免升降。一次,身为世子、五官中郎将的曹丕找到毛玠,要求提拔他的一个亲眷。毛玠知道此人无能,便对曹丕说:“老臣以能守职,幸得免罪,今日你所举荐之人不应该升迁,实难奉命。”将曹丕顶了回去。毛玠坚持“用人唯贤”的标准,为曹操统一“三分天下”立了汗马功劳,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评价。
今天,在提拔任用新干部中,也存在一个“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甚至“任人唯钱”的问题。我们的大部分组织和人事部门都能坚持“任人唯贤”的组织路线,但也有一些地方不是按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和本人政绩挑选干部,凡事看来头,只要有“大人物”推荐,便可以当官。群众曾议论这些干部是“要文凭没文凭,讲能力无能力,论年龄不年轻,这里奥妙说不清。”有些人甚至以官慰人,滥设“安慰官”,只见菩萨,不见显灵。
尧时,尧因鲧担任治水官员,方法不当,九年没有成功,便以“妄担重担”罪将鲧流放羽山。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也应对那些只热心当官,但政绩平庸者追究他们的领导责任,使“南郭先生”对乌纱望而生畏。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对干部的选举权、监督权、罢免权真正交给群众,改变以往选拔干部由领导个人指定的做法。能如此,则国家幸甚!四化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