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11月26日
头版
01

为了一个矿工的生命

——铜川东坡煤矿抢险纪实

王敬军 谭恒昌 孙锁成十万火急月三日清晨,薄雾笼罩着矿区的大地,不时袭来阵阵寒意。约摸七点半钟的光景,突然,调度室的电话铃响了——千米井下告急!

“喂,哪里?”调度室杨主任拿起了电话。

“我是井下,采四区三一零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两名工人被埋在下面,一人经抢救已脱险,另一名正待抢救”。听筒里传来万分焦急的声音。

此刻,老杨的眼前,立即闪现出一幕可怕的景象。他扔掉刚点燃的一支香烟,迅即向安监处、安全科、生产科传出命令!

紧急通知下达后,几分钟内,各单位人员全部集中在调度室。抢险队出发了。

井下,幽暗的大巷里,载运急救人员的机车在风驰电掣般奔驰。

“快!再快!”杨主任近乎怒吼地催促着。

抢险队伍以最快的速度,一口气跑完四百多米长的绞车道斜坡。

与此同时,乳白色的救护车已停在井口。由徐副矿长组成的第二批抢险队也紧跟着下井了。

随后,由张副矿长组成的第三批抢险队,又迅速地跟着下来……

惊心动魄

现场环境的复杂,简直出乎人们的预料:仅有一米高的风巷里,由于冒顶,已中断了通行;到处都是堆集的矸石和横七竖八的木料,抢救只能从两侧迂回进行。

“抓紧清矸,时间不等人。”杨主任果断地布置着任务,并顺手操起了一把铁锨。“嚓嚓嚓”,现场立即响起一片翻矸的声音。左边,是维护班马际忠带领着的张崇科、李中文、李宗唐;右边,是副区长刘启华率领下的王学功、张利彬、王卫国。

头上,矸石仍在坠落;脚下,一片煤尘飞扬。脸擦破了,头上起包了,碎石灌进了脖子。手指磨出了血,手表不知了去向。汗水和着血水,血水和着煤灰往下淌,但没有人吭一声。大家只有一个念头:快!快!救出工人,救出情同手足的阶级兄弟!

堵塞通道的石矸终于被清除了,这是一条希望之道!

“稳住顶板,先找人!”随着徐治国副矿长的喊声,安全办公室的魏增科、安监处的赵志孝、王永涛迅即扑向工作面,在险情并未排除的危急关头,进行支护处理。

现场,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战斗!

现场,是一次争分夺秒的拼搏!

“蹭、噌、噌”,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整整一个半小时过去了。可是,还不见人的踪影,张副矿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他的脸色更加严峻了……

终于脱险

“遇险者叫崔更许,是一名协议工,年龄二十五岁。从早上七点半被埋入乱石中后,到现在仍未找见”!在向地面介绍情况的时候,一向镇定的张副矿长,嗓音都变了调。“继续抢救,注意安全,一定要找到崔更许同志!”听筒里,传来了矿党委书记高廷玺坚定而严肃的命令。

现场,仍旧是工具铿锵声。大家挥汗如雨,奋力抢救。

“人在这里!”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赵志孝同志在搬一块大石矸时,听到下面发出了微弱的呻呤声。

抢救人员刚围拢了过来,顶板上的石矸又冰雹似地砸了下来,情况依旧危急,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新的事故。但是,大家争先恐后,谁也顾不得自己。

崔更许同志的半个身子露出来了!此刻,大家又高兴,又担忧。原来人们发现,崔更许同志的头部被夹在两根交叉的铁柱和一根横压的方木之间……

 险情依然存在,顶板还在响着。

时间就是生命!张副矿长和徐副矿长当机立断,决定从煤帮处继续清矸,取掉方木。这一办法,果然奏效,被埋在矸石中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崔更许同志终于得救了。

正当赵志孝抱着崔更许向外刚走了几步时,顶板“轰”的一声,垮了下来,石矸又压住了崔更许和赵志孝的腿。

王永涛、魏增科抱起圆木又迅即冲了进去。四区的同志也纷纷抱起挂梁、荆笆塞了上去。顶部暂时控制住了,落矸也迅速地处理完了。崔更许同志又一次挣脱了死神,抢救遇险的赵志孝也得救了。

经医务人员的紧急处理,崔更许同志醒了过来。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谢谢领导,谢谢同志们!”

压在人们心头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了下来,不少人眼里噙满了泪花。此时,时针正好指向十一点。

几分钟后,医务所传来了喜讯;崔更许同志心率波形正常……

薄雾散去,寒意尽消,东坡矿区到处又是一片欢腾的景象。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