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位经理的苦衷
——记省建运输公司经理韩书有的一席话
陕西省建筑工程汽车运输公司经理韩书有最近对记者透露,今年,他已两次向上级提出辞职申请。
韩经理曾因扭亏为盈、取得显著成绩而受到报纸表扬,理应是踌躇满志、再展宏图,但为什么要提出辞职呢?记者最近在访问中才揭开了这个谜底。
韩经理看上去像是六十岁的人了,发须花白,消瘦的面颊衬托出满腹忧虑。在办公室里,他略加迟疑后,一古脑向记者倾诉了他为什么要辞职的苦衷。
“我们公司今年大挖生产潜力,四处寻揽货源,职工加班加点。汽车司机今年基本上都没有休过假,完成了二万五千个吨公里,比去年增加了八百万个,可是利润反而下降了许多。职工的工资要借钱开,奖金也发不下去。我真是想不通!”
他扳着指头说,今年以来,养路费比去年提高了百分之三十一。我们公司有各种汽车二百多辆,总吨位达一千四百多吨,仅这一项,今年就多支出二十万元。而公司赖以生存的汽油今年只能享受不足百分之五十的平价供应,其余的—千多吨只能买议价油,这就给我们又增加了三十多万元的负担,汽车配件的提价,又要多花十多万元。这累计六十多万元的支出真使人难以支付。
“更让人为难的是地方一些机关、学校等单位给我们的摊派。这些都是无底洞呀!而我们是谁也得罪不起的,得罪了他们就有我们好受的。”说到这里,韩经理忧心忡仲地告诉了我这样几件事。他们附近的一个街道办事处整修了辖区内一段约三公里的公路,要运输公司资助三万元,公司由于资金困难,没有答应,于是他们的汽车通过那里就经常被扣住,一扣就是几天。“我们是缴过养路费的,全国的公路都有权行车,象这样分段设卡,我们如何受得了!”
韩经理正在谈着,“叮玲玲”,电话铃响了,他拿起话筒:“喂,我就是经理。什么?汽车又被扣住了。沒办法,让他们扣吧!”撂下话筒,他朝我摊了摊双手,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动作。
扣不了汽车的单位,也有办法卡他们。他们所处地区的一个粮店,要公司出钱盖一座营业楼,因未遵“旨”照行,竟然来了一道令:“因本粮店承担能力有限,汽车运输公司职工的粮食关系不予接受。因此,新迁入家属楼的职工只好在外面买粮。毗邻的某中学,因运输公司不肯“自愿”资助该校款项,公然把公司的五十多名子弟全部赶出校门,无奈,孩予们只好舍近求远,到八、九里之外的胡家庙上学。“我看着心疼,想买一辆大轿车接送孩子,可是又没有钱。”说到这里,韩经理眼睛闪出了泪花。“我过去也是很乐观的,可是现在愁得没办法,回家就发脾气,孩子们都躲着我。人们都以为我六十岁了,可是我才四十六呀!”
出了省建汽车运输公司的大门,我心想,多少个经理有韩书有这样的苦恼呀!这一个个滥摊乱派的无底洞又什么时候才能填满呢?(本报记者 冯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