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民族气节
梁星亮
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教授朱自清热爱祖国、痛恨敌人,具有强烈的民族气节。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军民奋起抵御日寇,他兴奋地写道,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民“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并充满信心地断言:“我们不仅有光荣的古代,而且有光荣的现代;不仅有光荣的现代,而且有光荣的将来和无穷的世代。”
抗日战争末期,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抢占抗战胜利的果实,积极准备内战。一九四五年,他们发动了“一二一”惨案,血的事实教育了朱自清,从此,他走出书斋,开始投入火热的斗争。一九四六年七月,李公朴、闻一多两先生遇难后,更使朱自清认清了当局的狰狞面目。为悼念闻一多,他曾写下了悲愤而激昂的诗篇,诗中写道:“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魅鬼,燃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同年八月十八日,朱自清不顾特务暗杀的危险,参加了成都各界人士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以精彩动人的演说进行控诉,痛掉先烈,听众不禁潸然泪下。
一九四八年,随着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进军和学生运动的蓬勃发展,两条战线革命洪流的汇合,使南京政府的统治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美帝国主义为了挽救其覆灭,便把幻想寄托在所谓“民主个人主义”的拥护者身上。为了收买笼络人心,美帝国主义者在北平,天津、上海等地投放了一批“救济粉”,想看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而在这时,朱自清的爱国行为,正达到了他一生中最光辉的高度。他一点也没有向美国人弯腰,表现了崇高的气节。尽管当时朱自清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而陷于贫病交加的困境,他仍然咬紧牙关,毅然拒绝领用美国的“嗟来之食”,并签名发表了反对美帝扶日和拒绝领用美援面粉的宣言。最后终为饥饿和疾病所吞没。临终前,他还再三嘱咐家人不要买政府配售的美国面粉,实在是浩然正气,铮铮铁骨。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了朱自清崇高的民族气节。他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个评价,朱自清是当之无愧的。(题图 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