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12月17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胜利之后的评论 我要打一个电话 曹禺和秦腔 朝阳 青春(木刻) 阳光 国画小品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曹禺和秦腔

曹振永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话剧作家曹禺,不仅热爱秦腔,时刻心秦腔艺术的振兴和发展,而且对秦腔的传统风格和艺术特色也极为重视。最近在北京,当他听到有人批评:“陕西三大怪”之一,就是“吵架、唱戏分不开”时,他就严肃指出:“不能那样评价秦腔!秦腔有它自已的个性和特色,主要就是‘激昂慷慨’,这是陕西特有的乡上味。”

一九五八年,三大秦班赴京汇报演出,曹禺不仅场场出席,一看到底,而且善于及时发表意。见,剧剧必评。他在《创造更完美的现代题材的戏曲剧目》一文中,以按捺不住的心情称赞说:“陕西省赴京演出团的演出,在北京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是首都文艺活动中的一件盛事。几乎每场演出都令人难以忘怀。许多新的和整理后的传统节目,都光彩夺目,激动人心。”

一九七八年,西安易俗社又赴京演出秦腔现代戏《西安事变》时,当演到“新城决策”一场,杨虎城有两句唱词“委员长一意孤行调兵将,和红军不共天一张”。曹禺认为:后一句唱词中,“一张天”用法不妥。于是,他从秦腔的固有风格和特点出发,在保持原唱词的结构和韵律的基础上,对这句欠妥的唱词,斟酌再三,不厌其烦,几易其稿。初次改成“决不和红军共存亡”,再改成“和红军不处天一方”,三改成“把红军看做似虎狼”,最后征求了其他同志的意见后,才确定为“要和红军争个短长。”从曹禺精益求精地修改唱词的一例中,就可以看出他对秦腔,是怎样的热爱和关心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