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6年01月24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知耻 处罚 (小小说) 蒸蒸日上 五四运动出佳联 朝阳 倘若烤鸭呱呱叫 作文如酿蜜 山林小景(木刻) 梦谱名曲 我是钢锭(散文诗) 小幽默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知耻

商子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是古训。但是,人虽圣贤,又孰能无过!有过无妨,而一旦发现自己有过以后,呈现出一种怎样的精神状态,却是区分人的情操的高尚抑或低下的一个重要标志。

比如,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法国化学家维克多·格林尼亚教授年轻时生活放荡,不求上进。一次午宴上,一位名叫波多丽的女伯爵毫不客气地对他说:“请站远一点,我最讨厌被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视线。”他顿感羞耻万分,遂离家求学,最后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这种虽有过却知耻,并在知耻以后生发出痛改前非决心的人,就是情操高尚的人。

以上说的是知耻的好人。另外,就是不好的人(或曰坏人)之中,不知耻者也总要比知耻者更加遭世人痛恨。

先来说尚能知耻的不好的人(或曰坏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王朗为“皓首匹夫,苍髯老贼。”王朗遂撞死马下,足见其还有羞耻之心。王朗其人,确系三国时魏国大臣,但他是否因知耻而自杀,我不曾查过《三国志》,不好妄断。但类似王朗知耻身死,且于史书上查有实据的却另有两人。一是英国十八世纪的炼金术士蒲来士。他自作聪明,诡称炼金成功,受到英皇礼遇,名利双收。但后来要他当众表演炼金术时,把戏戳穿,他即当场服毒身死。二是明人吴白华,奸相和珅曾受业于他,“后坤贵”,白华却“屈身拜门下,士林耻之”。等到和珅倒台以后,有人以讽刺、挖苦吴白华的画幅呈献,吴启而视之,“遂羞愤而卒”。蒲来士乃骗子,吴白华系小人,自不属好人之列。但他们毕竟尚存那么一点儿知耻之心,如果不是死去,也许还有一线悔过自新的希望呢!

毫无救药可能的,则是那种丑事干尽,且恬不知耻的人物。冯玉祥将军曾以“皓首匹夫,苍髯老贼”八字痛骂国民党党棍吴稚晖,但此人无动于衷,足见其连当年的王朗也不如。另外,五代时的冯道,一生三入中书,居相位二十余年,历事四朝十一主,朝秦暮楚,对亡国亡君,未尝在意。欧阳修、司马光都曾斥之为无廉耻,但此人却自号长乐老,并大言不惭地宣称自己“寿于家,忠于国,口无不道王言,门无不义之货。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干了亏心的事,却毫无愧色,不知差耻。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看来这种人的是非之心、荣辱之心是己经彻头彻尾地死了,所以也就毫无改邪归正的可能,只能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了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