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6年02月25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关于十的杂议 春的信息(套色木刻) 农历新年和月份的别称 朝阳 迷人的乐队(电影故事) 图片新闻 汽车拾趣 秦都咸阳之谜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农历新年和月份的别称

马均瑞

在欣赏国画、书法或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时,常会见到农历中的日月称谓。其中,用数字一、二、三标出的极少,而多见的是一些有趣的别称。比如,农历的一月一日,人们习惯称新年、春节,又称端日、岁首、正旦、正朔。“端”即开端,“正”就是为首、第一,天明为“旦”,也称“朔”。

现在使用的农历就是历史上长期使用的夏历。夏历分一年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每月又分别冠以“孟”、“仲”、“季”。“孟”为一季居长,“仲”为居中,“季”为末了。所以一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四月孟夏,五月仲夏,六月季夏;七月孟秋,八月仲秋,九月季秋;十月孟冬,十一月仲冬,十二月季冬。

除此而外,尚有依阴阳五金说称谓的;有依天文、气象、自然、农事等现象及时令花卉称谓的;有以民俗民风称谓的;有的则因帝王旨意,文人辞藻而取代。

一月别称最多,如正月、元月、嘉月、开年、正岁、开岁、发岁、献岁、芳岁、首春。当月北斗星柄建(指向)地支寅位,又有建寅之称。因该月日月会于陬訾星位,又称陬月或孟陬。屈原《离骚》中就有“摄提贞于孟陬兮”句。秦始皇(名政)为避讳,改正月为端月。

二月随一月之后,又称如月。“如”有相随之意。当月杏花绽蕾,又称杏月。

三月别称桃月、三春。因阳气盛,万物炳然,又称病月。“病”,古代同“丙”、“炳”。

四月别称首夏、槐月、余月。“余”古义同“舒”,说当月草木枝叶舒展。又因白居易有“孟夏清和月,东都闲散关”诗句(谢灵运也有类似诗句)吟咏首夏天气清明和暖,后人别称四月为清和月。

五月农作物结穗,称皋月。榴花火红,又称榴月。五日端阳节,民间用菖蒲叶作剑悬于门上避邪,因此又称蒲月。

六月入伏俗称伏月。还称荷月、三夏、且月。“且”同“趄”。阴阳说认为:将至秋而阳气仍盛,阴气似进不进,谓趑趄。

七月七日夜,按民间古风,妇女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因称当月为巧月。另称相月。

八月阴气大壮,果实成熟因称壮月。当是时桂花飘香,又称桂月。

九月高空深青、地面赤黑,别称玄月。另称菊月、三秋。

十月纯阴无阳,人思阳和,故称阳月,又称小阳春。

十一月阳气萌动,欲革故取新,则称辜月。“辜”即“故”。是时芦苇幼芽萌生,又称葭月。“葭”即新生芦苇。当月冬至,又称冬月。

十二月称三冬,又称涂月。“涂”同“除”,意即岁月将除。古代入冬无农事,狩猎后,将猎物在十二月用以腊祭众神,因此又称腊月。六朝后改腊祭同佛教腊八佛事为同一天,流传至今即为民间腊八。秦初定十二月腊祭,后来秦始皇又改“腊”为“嘉平”,后世又称腊月为嘉平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