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6年03月21日
头版
01

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关怀

石闻

“老骥驰骋羞伏枥,愿作春蚕吐尽丝。”雷烽用他这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誓言,执著得近乎怪僻的行动,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光辉的战士之歌。但是,当人们在对他那无私的奉献精神赞叹不已的时候,又有谁不为他长期所蒙受的误解而感慨万千?!

在振兴中华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每个人都可以大有作为。有的人象一块闪光的金子,一下子就显示出自己的才华,并很快地为人们赏识和器重;也还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很少考虑自己个人得失,计较别人对自己的非议。但当他们认定一个真理或瞅准一个目标后,就会一往无前地奋斗到底。

人常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虽然,他们的所作所为可能一时还不为人们所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那比闪光的金子更高贵的品质,终究会获得人们的理解和敬佩。雷烽老师就是这样的一种人。他的行动正体现了我们党所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

但是,人毕竟是有七情六欲的血肉之躯。越是那种公而忘私的人,越是需要党和群众的关怀、理解和支持。试想,当一个人为了劝学育才积攒钱财,不惜过最清贫的生活,以节约每一个铜板,而却为世俗和社会、以至家人所不理解,甚至被人称为“守财奴”时;当一位教师解放前夕就毕业于高等李府,通晓六国文字,学识渊博,勤奋工作,三十年来工资却分文未动时;当一个四八年就投身革命的战士,从五十年代就申请入党,坚信马列主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随波逐流,却落了个“政治上不开展”,而长期被关在党门以外时,这对于一个人是多么大的打击和痛苦!尽管这样,雷烽老师仍然目标如一,毫不动摇,奋斗不止。这种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假若我们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能够早一点打破“左”的束缚,作知识分子的知音,真正的理解他,关心他,雷烽老师何以有那么多的不幸!他的才能和品德就不至于在他的生命临近终结时,才在人们面前展现出耀眼的光珲!

雷烽,仅仅是知识分子中的一个典型。在我们的革命队伍中,有多少个象雷烽这样的好干部、好职工。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用自己的生命之光去照亮他人前进的道路,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去为社会做出奉献。他们既不追求生前的桂冠,也不希冀身后的荫封。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的精英,我们事业的基石。我们应该关心他们、理解他们、支持他们,使他们的功绩得到社会的承认,使他们的精神得到周围的理解,使他们的困难得到及时的解决,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当前,在现实生活中却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埋头苦干,一心扑在事业上的人,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没有人去解决;而那些“一要二闹三泡”,整天为自己谋私利的人,善于搞吹拍拉的“风马牛”干部,却一路顺风,万事如意。虽然,这些人的“兴时”只能是昙花一现,但他们给党风和社会风气造成的不良影响却遗害无穷。

愿我们从雷烽这面镜子里得到启示,使那些脚踏实地地勤奋耕耘的“人民大众的牛”能得到及时的理解和更多的关怀、爱护。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