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画虎
清朝乾隆年间,郑板桥由山东解官回到扬州,以卖画为生。因板桥中过进士,当过县令,如今虽已不作官,但身价已高,字画又高雅怪绝,求字画的人踏破门槛,应接不暇。
当时扬州的一些盐商豪富,附庸风雅,都以家中能挂郑板桥的字画为荣,不过这些人要想得到郑板桥的字画可是不容易。
有个姓汪的盐商,欲求板桥画一幅猛虎出山图,以显示财气威风。郑板桥并不回绝,满口答应,要价银二百两,汪盐商一向吝财如命,只出一百两。板桥也不再与他争价,微微一笑,铺纸研墨,略加思索,大笔落墨,不大一会工夫,一幅老虎出山图便画好了。画的是一只老虎卧在山岗上,俯视山下,一幅贪得无厌的眼神,真是要扑杀一切的样子。汪盐商以半价得到此画,欣喜若狂,逢人便说捞到了便宜。
一日,汪盐商邀来同行商友来看他的画。众人称赞不已。还是一位略有文墨的老盐商,左看右看,看出门道来了,叫道,“汪盐商,你上当不浅哩!你看这老虎出山图,画的是半只老虎伏在山岩上,那半只身子被石头遮住了,你这不是半价只买到了半只虎吗?你再看山下一片荒凉,有土不毛,有水不绿,老虎有威何能久长?”汪盐商经一拨撩,才恍然大悟,急将此面取下,再也不挂
(刘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