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6年09月30日
第2版
02

西安市公交公司积极为司售人员排“四难”

不少问题仍难以解决呼吁有关部门统筹安排予以支持

本报讯 七月十八日本报刊登了“西安市公交公司司乘人员‘四难’问题亟待解决”一文后,市公交公司非常重视,积极从企业内部挖潜采取措施,改善司乘人员工作条件。

这个公司的领导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各调度主站无茶水炉、无热饭处的问题已基本解决;小孩入托难的问题,他们正在加快汽车三场托儿所的施工进度,预计十月底投入使用,可入托儿童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名;对患有职业病的职工适当调整了工作;双桥调度站问题已在阿房宫建筑工程公司的协同下得到解决,电车一路、汽车二十三路、二十五路、三十四路调度站年内可完成改建任务并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公司的负责同志还反映,由于客观原因,目前仍有不少突出的问题企业自身难以解决。如司乘人员上厕所难、部分调度站无上下水、调度站地皮、司乘人员无处休息问题等。汽车三十五、三十六路调度站迁到西华门后,长期解决不了地皮问题,只好在一个旧汽车内调度。汽车十路开辟多年,调度副站仍是一个破售货亭。还有汽车三路、五路、九路、十一路、十四路,电车一路、三路在火车站的副调度亭的照明问题,也一直得不到解决。

这个公司的领导谈到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时说,长期以来,城市公共交通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站点建设未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致使公交企业在“服务”与“利润”的夹缝中求生存。还有价格严重背离价值规律等因素,使企业缺乏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站点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他呼吁政府和社会有关方面统筹解决这些问题,也希望沿线单位在解决司乘人员“四难”问题中,给予积极配合与支持。

本报通讯员 张建政

姬天顺

本报记者 杨明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