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婚事大操办何以愈演愈烈》
八十年代青年应该比什么
“儿子要结婿,老子发了愁!”这是一位老别友的感叹。事情是这样的,他的儿子准备结婚,一开口就要五千元,还说:“这是八十年代青年办婚事的行情!”父子相持不下,儿子最后退让到四千元了事。
笔者认为,日前城市青年办婚事互相攀比之风,实际上是一种愚昧落后的表现。八十年代的青年应该比什么?在我国对外经济开放最前线的深圳蛇口工业区,青年的工资收入比内地青年高几倍。但在去年结婚的二百六十对青年中,百分之八十的新婚青年只请贺喜者吃喜糖不设宴,百分之二十的青年是自己做点菜,请亲朋好友欢聚,没有一例上酒褛大操大办的。一位蛇口青年讲得好:“我们讲究实实在在的生活水平,谁也不情愿为了图一次排场把自己的积蓄花尽用完。”我觉得蛇口青年这种消费观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西安 镇前
我尝到了讲排场的苦头
今年八月我结婚时,因碍于面子,又想和同龄人争个高低,东拼西凑的办了十桌酒席(每桌八十元),加之购买烟、酒、糖共用去一千一百多元。就这还唯恐给客人留下不好的话柄,全家老少忙得团团转。婿后清点帐目,欠下五百元外债。母亲为此又急又气,旧病复发,卧床不起,差点把命都搭上了;家庭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怨声载道;我们夫妻间更是为此口角不断。至此,我尝到了盲目攀比,大操大办婚事的苦头,花了钱,背了债,还留下了夫妻、婆媳、姊妹之间感情裂痕的“导火索”。我诚恳的希望青年朋友们切莫再步我的后尘。
咸阳 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