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谈梅派名剧《洛神》 李伟
梅派名剧《洛神》的电视戏曲片,将于元旦前播映,这是京剧振兴中的一件大事。
回忆四十年代,有幸曾亲睹梅兰芳与姜妙香两先生的合演。这实在是很高的艺术享受。梅先生以歌唱舞蹈综合体现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美的意态,创造出洛神的形象。姜先生也具有精湛的表演艺术,他自身那一副清逸安雅而微带憔悴的面貌,就非常符合曹子建的性格,在戏里对于角色内心的哀怨和诚挚的爱情表达得非常动人。此中情况,至今思来历历在目。自梅先生归道山原认为“广陵散”从此绝响,有幸得有传人,梅公子葆玖又主演此片可庆可贺。
《洛神》是梅先生在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四年根据曹植的《洛神赋》编演的。和《黛玉葬花》、《天女散花》一样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葆玖先生演出此戏,想由梅先生亲教。曾记一位京剧界前辈说,凡跟梅先生学此剧的,先生都谆谆告诫要演好洛神这角色,必须揣摩《洛神赋》原作精神和剧本台词的含义,多看古代有关神仙故事的名画和雕塑,再从想象中去体会洛神的性格,把她的惆怅、怀恋、寂寞、凌空的心理状态表达出来。特别是眉目之间的传神,表面上好象淡淡的,而心里却极其凄楚激动。在唱腔方面要能表达宛转长吟、哀厉永慕的感情。舞蹈要使观众感到有“神光离合”、“乍阴乍阳”这样的意境。这些教言己成为京剧表演艺术的宝贵遗产。
当年梅兰芳先生演《洛神》时,布景运用得非常成功,给京剧表演艺术开辟了新道路。一九五七年梅兰芳先生自己说:“我使用布景的时间将近二十年,也只有在《洛神》这出戏里用得恰当……”这布景是在舞台上搭出一个象征仙岛的高台,高低三层,由上而下,由窄而宽。洛神就在台上舞蹈。现在电视片中舞台美术增加了激光和烟幕,这更使《洛神》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