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6年11月28日
第2版
02

改善公民素质是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努力改善全体公民的素质,必将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人和人之间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关系不断发展,使整个社会的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突出强调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决议》一个很鲜明的特点。

《决议》为什么要把努力改善全体公民的素质看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呢?这是因为,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的因素是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一个民族的素质很低,即使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优越,那它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也会受到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要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首先要求我们的全体公民特别是肩负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重任的广大职工,要树立新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意识,要有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承认,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不少人的思想观念如小生产意识、特权思想、安于现状、固步自封、惧怕变革等陈腐观念,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成为改革的严重阻力。其次,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向我们全体公民提出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而广泛的智力和知识要求。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掌握和运用这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纵观世界科学技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无一不是靠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来取胜的。日本之所以能在战后很快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主要也是靠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日本每万人中的科研人员比例在世界上是占领先地位的。我国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依然很低,我国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与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肩负的历史责任很不适应,与改革、开放同样也不适应。上述状况继续下去,就会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延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四有”公民,不断更新人们头脑中旧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意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力提高全民族特别是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战良)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改善全体公民的素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2、提高职工素质的现实性和紧迫性有哪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