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缘水长流
——重游趵突泉有感。张之沪
趵突泉,人称“天下第一泉”。它位于济南市西门桥南,与大明湖,千沸山同为济南三大名胜。
趵突泉历史悠久,《春秋》中就有所记载。“趵突”之名最早见于宋代曾巩的《亢丰类稿》:“历城之西盖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致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趵突泉涟漪多姿,风神俱秀,苏东坡、元好问、蒲松龄等文学巨匠都在此留下吟咏佳篇。那位自诩风流、走到哪题到那的乾隆皇帝。也曾驻跸泉上,作诗勒石。
十九年前,我到过趵突泉。
那时趵突泉池近长方形,面积相当游泳池的一半,周围砌以石栏。站在观澜亭俯视:三股水柱从一泓碧水中怒起跃突,水柱高达二、三尺,各相隔数米,势如三足鼎立。空中:喷珠飞沫相互撞击;水面,白浪翻卷,势若鼎沸,波涛之声,隆隆震耳,蒸腾而起的烟波水气,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五颜六色的光彩。三泉以外的水域,则是另一番幽雅景像,水草铺陈其底,金鱼漫游其中,绿叶红鳞,煞是好看。动中取静,静中有动,显示了趵突之神韵。趵突泉水清冽甘美,也堪称一绝,沏茶尤为爽口。乾隆皇帝每至此,必携带之,以备沿途饮用。
十九年后,我第二次来到趵突泉。
是我梦寐以求,心往神驰的趵突泉吗?是被元代诗人元好问称誉的“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的天下奇景吗?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情景:泉池四周已干涸见底,中间残留着一滩黑水,微风吹来,池中不时散发出难闻的气息。“天下第一泉”怎么会变成了臭水坑?我惊呆了,望着池中刻有“趵突泉”三字的石碑,那心情就像是找回一件遗失多年的心爱之物时,却痛苦地发现它已破损不堪了。
看到我惆怅的神情,旁边歇脚的一位当地老人说,在“深挖洞”的时候,趵突泉地下水源就遭到破坏,后虽经修复,但已不如以往。近年来,当地纷纷打井取水,造成地下水的储水面逐年下降,如今即使在雨季,趵突泉也仅微微泛波而己,今年春季以来,这里又遭旱灾,致使趵突泉在四月份就已干涸。老人长叹一声,又接着说,昔日的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有泉城之誉。特别是旧城一带,地势低洼,几镢头下去,必有泉水涌出。六十年代时,仅趵突泉每天就涌出七万立方米泉水,“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是其全盛时期的写照。而今,这些奇景已如白云黄鹤一去不返了。
老人的话使我陷入沉思: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如何保护好名胜古迹已成为急待解决的课题。千古奇景,一朝毁在我辈人手中,那真要上无颜见祖宗,下愧对儿孙了。
目睹“天下第一泉”的盛衰,唯愿神州大地能青山常在,绿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