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陕北老乡将白毛巾叫“白羊肚”手巾,真是形象贴切,且又有了淳朴的乡土味。白羊肚手巾,是陕北男子形象最明显的标志。然而,仅仅这一点,还算不上陕北男子最典型的特征。因为,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地老乡,也有扎手巾的习俗。而根本的区别是。扎手巾的方法上的不同。
《地道战》电影,是反映河北一带人民抗日斗争的史话。银幕上出现的游击队员和老乡,他们的头上都扎着条白毛巾,那是将毛巾的两角交扎在脑后,象老太太的鬏儿。而陕北男子扎毛巾,是将毛巾的两角交扎在前额,则给人一种威猛、刚武、力拔山河伟岸不屈的气概。完全体现了塞上高原那种奔放、粗犷、豁达、慓悍悍的乡情风格。
一个偶尔的机会去陕北,我留意,扎白羊肚手巾的,大多是中年和老年男子,年青后生已不多见。我揣测,这现象,也许是古老的乡土习俗受到现代生活潮流的冲击吧!所见的毛巾,一并不象戏台上的那么白净。他们整日劳作在野外,已让风沙染成土黄色了。当然,也见到有雪白干净的毛巾,那多半是串亲戚或赶集去的老乡头上戴的。雪白的毛巾下衬一张古铜色的面庞,色度比差大,对搞油画的人来说,是绝好的人物肖象素材。一问老乡,果然如此,美院的学生就常到这块黄土地上来,一帮男男女女,看到这里的山川人物,民风习俗,个个欣喜若狂,象疯子一样。
红腰带,平素是见不到了。只有在节日闹秧歌时才能看到。不过,我在一个小镇上,却看到一个老得象一棵枯柳一般的老汉,胸前围一块红兜兜,就象画上哪吒身上围的那块。对一个长期生活在都市里的人来说,觉得老汉仿佛从上一个世纪活下来,真是一个活得太久的老小孩哩!
当一个扎着白羊肚手巾的汉子浮现在我们眼前时,就会自然想到他身边赶着一头毛驴,驴背上坐着一位打扮得干干净净,长得俊俏的,叫人心疼的——婆姨——小媳妇,遗憾的是,我走了好几个地方,却没碰上一次这样动人的场景。一打听,说眼下除极少数偏远的地区,一般都修了公路或大道,年青人都骑自行车赶集或回娘家。
可生活里有时会意外叫你碰上惊讶的事。
有天,我从靖边返回横山,见到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太,骑着一头无鞍的毛驴,在公路上,兀自挺直腰板,威风凛凛走来。以前只听说过陕北老太太会骑驴,可亲眼见到却是平生第一次。那惊讶的程度,决不亚于一个一直生活在乡下的老农,进城见到一个男人搂着一个女人的腰,视若无人地走在大街上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