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02月12日
第2版
02

创业者的追求

——记铜川矿务局精神病院院长苏忠堂

要说他,还得从五年前说起。

一九八二年夏天,西安古城热得象着了火,苏忠堂这时从铜川赶到这里,进行调查。结果令他吃惊:铜川矿务局在西安市治疗脑外伤及其他精神病患者有二百二十人之多,每年用于治病、陪员等各项费用多达五十万元!而全矿区精神病专科大夫没有一个,只有两名兼诊者。

苏忠堂的心热了。职业的责任、道德,使这位主治医师决心在矿区创办一所精神病院,这是他多年的夙愿。他五七年毕业于省卫校医士专业,在医学院和第四军医大学培训实习过精神病理和治疗。十年动乱中,他大胆提出过创办精神病院的建议,得到的却是一瓢冷水。在那个年代里,精神病被涂上了政治色彩,明明是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问题,却无人敢于问津。现在好了,苏忠堂决心一展抱负。

毕竟是改革年代。上级很快批准了苏忠堂的建议,并任命他为负责人。他自筹资金,勤俭办院,边开诊,边建院,走一条以医养医的新路子。就这样,苏忠堂率领二十多名待业青年,来到了距闹市区十多里路的文王山下,创建精神病院。他们因陋就简,在几排废旧的窑洞里,挂起来医院的牌子。

万事开头难。苏忠堂和听诊器打了半辈子交道,要集基建、后勤、总务、医务于一身,真有点力不从心。在困难面前,他常常白天忙在病院,晚上不是看书,就是到有关部门向专家、内行请教。最使他头疼的是病院建在荒山沟里,一些医护人员宁肯随“一江春水向东流”,也不肯来这里创业。在这节骨眼上,苏忠堂在中心医院党委和矿务局党委的支持下,大胆决定招聘医护人员。很快,精神病院招聘了十名医疗和管理人员。

这盘棋终于走活了,为了早日建成病院,苏忠堂先后拒绝了大城市医疗单位的聘请和孩子们要他调离这山沟的请求,把整个身心都用在事业上。想走管理改革的新路子,但心中没有底,他便“摸着石头过河”,大胆进行尝试。他把病院的横向管理改成了医、护、财、勤四个纵的结构,又担起精神病院自负盈亏的承包责任。在繁忙的事务管理中,他时时不忘自己是个医生,对病人的一些疑难病例,他都要亲手治疗,使一些病人恢复了健康。

功夫不负创业者。精神病院创办刚两年,就写下了这样一个纪录:1982年呈报煤炭部审批的筹建精神病院的经费为三百一十四万元,而实际投资仅为五十二万元,建病床一百五十张,安排待业青年四十七人,苏忠堂和病院的创业者动手修公路,垒护基等,节约资金一点九万元。承包后的两年到正式开院盈余五点九万元,医院诊断符合率为百分之九十三以上,治愈率高出国家标准百分之一点二。今年元月,铜川矿务局局长宣布给苏忠堂晋升一级工资,并号召企业干部向他学习! (黄卫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