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02月12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袁世凯与汤圆 图片新闻 元宵节灯节 咸鸭蛋新吃法 逃债(漫画) 许世友为何要土葬 兔子急了也咬人么 怎样打台球 兔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袁世凯与汤圆

齐连声

元宵又名汤圆。这种应时食品,相传始于东晋,兴盛于唐、宋朝代。人们最早把它叫作“浮元子”或“浮圆子”。因为这种用糯米粉搓成的球状食品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故而得名。所谓元宵,这是由于历史上,人们习惯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叫“上元节”(在古语中,夜又叫“宵”,正月又叫元月)。因为在这个节日食用这种食品,故而为元宵。

那么,为何又名汤圆呢?解释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从形状而言,其外表是圆形的,并且里面带有加水煮后的液汁。所以,叫汤圆就不难理解了,二是从地区的习惯叫法上讲,北方人一般称为元宵,南方人则一般多叫汤圆。比如上海、广州、杭州等地都习惯叫汤圆,西安、兰州、郑州等地方大多叫元宵。这种划分,虽不甚科学,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汤圆”一称,是从近代才开始的。其中,还带有浓厚的迷信和忌嫌色彩。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五日,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成果,当上了临时大总统。从此,他整天做着“皇帝”梦,又做贼心虚,十分害怕人民起来反对。他为其长期的反动统治费尽心机,并为自己能否坐稳“宝座”、“龙椅而忧心忡忡。一九一三年元宵节前,袁世凯总统府的阁员们整天为元宵节作着准备,因而时常听到一些关于“元宵”二字的话语。因为“元”和“袁”、“宵”和“消”是谐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忌嫌。他越听越恼火,越听越害怕,于是在那一年元宵节前,就下令把元宵的名称改为汤圆。同时,他还传下口谕:“总统府内大小官员,凡有把汤圆叫元宵者,都是用心不良,是有意同他为敌。第一次不叫汤圆者轻罚,降职一级;第二次不叫汤圆者重罚,削官为民;第三次不叫汤圆者极罚,定斩不饶。”传闻,总统府里有一个小官员,因一时疏忽,把汤圆叫成了元宵。袁世凯听到下官报告后,就把这个小官赶出了总统府。

袁世凯不但不让人们把这一食品叫元宵,而且他从此也不吃元宵,并且他见到别人吃这一食品,也是怀恨在心。据有人说,在袁世凯当大总统以至当皇帝期间,总统府和所谓皇宫内,每逢元宵节,都把吃元宵改为吃饺子。

现在,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区没有吃元宵的习惯,每逢元宵节都是吃饺子。有人说,这和袁世凯忌嫌元宵有关。其理由是:袁世凯是河南项城县人。由于袁忌嫌元宵二字,当时的河南地方官员对袁十分效忠,就在河南下令禁吃元宵,致使这些地方的老百姓不敢吃元宵了。显然,此种说法是不可信的。况且,这也是对河南人民的一种贬低和嘲弄。究竟为何,现无据可考。我想,可能是河南的大部分地区不产糯米的缘故吧!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