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02月17日
头版
01

“路小草,我们身边的石峰”

——一位不知姓名的养路工和局长的故事

本报记者 杨明洲 本报通讯员 杨喜民 路宣

“路小草,这是我们身边的石峰!”人们阅读着手中的“建议信”,一个个赞不绝口。

那是去年金秋十月,在省公路局召开的公路养护经济责任制经验交流会上印发的材料中,有一份署名“路小草”——一位不知姓名的养路工人写给局长的建议信。信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在节日的电视机前,看到体育健儿在十届亚运会上为国争光,相比之下自己深感有愧于祖国。都是同代人,我却有没为国家做出什么贡献、心里憋得慌。现在全总动员全国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我本着养路工的良心,向省局提出几点建议……”

信中着重就落实公路养护经济责任制,系统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尖锐地指出管理工作存在的漏洞和本行业的不正之风。建议信中说:“现在不少县段闲事、私事、办福利的事都用段属车辆、机械,而大、中修工程、养护运输等挣钱的事,都叫自己的亲朋好友的车辆运输,造成段属机械利用率低,单机核算亏损”;“有的地方订购石料,先预付几千、上万元给料场,结果料场没有需要的规格石料,钱又要不回来,最后还是国家蒙受损失。个别人发财”;“上级投资和下达施工方案往往错过大好施工季节,最后气候对施工不利了,质量难保,下面不干还不行,只能蛮干,多年来因此不知糟踏了国家多少钱”;信中还一针见血地指出:“‘文革’后一级哄一级的事多的是”,因而建议评选“好路段”、“坏路段”时吸收最了解路段保养情况的交通运输部门参加,建议路局、总段加强纪检与审计工作,建议组织业务检查不要事先打招呼,最好领导能直接深入到道班进行抽查,等等。这份五千字的建议书,字里行间洋溢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改革热情,在与会同志的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信中的不少意见和建议,被局领导当会采纳。(下转第二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