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累莱女神的歌声
欧洲莱茵河中游右岸峡谷之中.有一块高约数丈的悬崖,它名叫“罗累莱崖”。岩石上建造有一尊栩栩如生的少女塑像——“罗累莱女神像”,它披着长长的秀发,含着忧伤注视着滚滚而来不尽的莱茵河。岩石脚下是狭窄的河床,莱茵河奔腾而来,注入峡谷时激荡回旋,陡峭的石壁被湍急的河水冲刷出波浪赭褐色水纹,河道暗礁密布,致使无数舟楫粉身碎骨,更增加了深峡湍流凶险、神密和阴森的气氛。“罗累莱岩”位于德国波恩以南一百多公里处的峡谷东侧,自古以来,广泛流传关于它的许多神话故事。传说在远古时代,有一个名叫“罗累莱”的痴情少女被她背信弃义的爱人所抛弃,她悲愤地从这块悬崖跳入莱茵河,死后变成一个十分美丽的女神。每当朝阳初起、晨曦普照或夕阳西下、红霞漫天的时候,罗累莱女神便坐在这块岩石上,用一把金黄的梳子梳头,飘逸的金发上黄金首饰闪烁着奇光。她一边梳,一边柔声唱着哀婉动人的情歌……德国十九世纪的伟大诗人海涅曾为这个悲哀的古老神话所打动,写下了题为《罗累莱》的著名诗篇。
神话归神话,但是自古以来,确有不少人反映,在天气不好的早晨,能听见从天空传来的一种隐隐约约的哀歌声,有人把它称为“罗累莱女神的歌声”。当这种怪声在天空出现时,鸟群就会惊恐不安地到处乱飞,乱作一团。为什么?这是自古以来许多人迷惑不解的一个谜。
最近,美国匹兹堡大学梅尔文?克赖圣教授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终于对所谓“罗累莱女神歌声之谜”作出了科学的解释。他指出,传说的所谓“女神歌声”,并不是什么神密的怪声,实质上就是大气层的震动声与鸟群鸣叫的的混合声。原来,黎明时,当初升的太阳放射出来的荷电微粒子团突入地球大气层时,使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受到强烈冲击,就会使大气层产生一种高能的发光现象,并同时产生一种低周波的震动声音来。一俟外界的阳光、湿度、温度和地电等自然环境条件适合时,低周波震动声音的一部分,就可能传到听觉特别灵敏的一部分人的耳朵里,所以,这一部分人在某一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就可能听到这种“天际怪声”。而所谓“天际怪声”,是大气层产生的低周波震动声音的一部分。
鸟之所以能具有灵巧的飞行能力,原因颇多,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鸟具有一种能感应地磁场的特殊功能。鸟体内有一种名为“拉西纳”的感觉器官,这种感觉器官的最主要缺点,是不能辨别非可见光范围的光线。因此,鸟对大气层产生的一种高能发光现象,很不适应,同时加上大气层产生的低周波震动声波,使鸟最容易受到迷惑和干扰,鸟的精确飞行能力便突然失常,于是就乱作一团。当低周波震动声与鸟群的喧叫声混成一体时,有些人听到了就觉得它是一种宛如歌声的“怪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