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02月21日
头版
01

我省矿产资源损失破坏严重

矿产开采回采率低,损失贫化高,选矿回收率底,综合利用程度差,亟需采取有力措施,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

本报讯 记者从省矿产资源管理处获悉,我省矿产资源管理薄弱,矿产开采回采率低,损失贫化高,选矿回收率低,综合利用程度差,矿产资源损失破坏严重。

我省矿产资源丰富,陕北、渭北为石油和煤的重要产区。陕南的秦巴山区是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区。全省矿种共有63种。钼的储藏量居全国之首,金、煤、汞钾长石等十一种矿产列全国各省(市)前三位。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管理法规不配套,矿山管理机构不健全,矿产资源管理薄弱,因而矿产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陕南砂金个人开采失控,走私严重。陕北、渭北煤矿,普遍出现集体、个体与国营争抢资源,盲目开采。其它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也有同类现象。据有关资料统计,全省统配煤矿平均回采率只有百分之五十九,乡镇煤矿回采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黑色金属总回收率只有百分之五十二,有色金属和化工矿产总回收率只有百分之六十五。象蔡凹锑矿,工业储量为一万三千三百万吨,可采矿石量十六万多吨,但由于长期无计划的乱挖,能源已经枯竭,只采回三万多吨矿石,不足可采量的五分之一,回收金属量不足储量的三分之一。损失浪费资源价值两千五百多万元。

矿产资源是不能再生的,采一点就会少一点,破坏掉了,就无法补救。对我省矿产资源损失破坏严重问题,希望各级领导和有关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尽快采取有力的措施,有效地保护我省丰富而珍贵的地下矿产资源。 翟龙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