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03月05日
第3版
03

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

陈 兵

由于边界争端、民族纠纷和教派分歧所引起的两伊战争,已断断续续地进行了六年多,仍看不到结束的迹象。它已成为现代战争史上历时最长的局部战争之

整个战争发展过程,大体经过了伊拉克进攻阶段,伊朗反攻阶段和1982年12月至今的战略相持阶段。

经过几年的较量,双方都难以打败对方。但是,他们又都认为自已占有优势。伊朗自恃国土和人口分别占有对伊拉克4:1和3:1的优势。国民生产总值也是伊拉克的近4倍,因而采取“靠长期消耗拖垮对方”的作战方针;伊拉克则二认为自己拥有更多、更先进的武器装备,又运用“袭船战”、“袭城战”和“袭岛战”等战术削弱对方,采取了“以战迫和”的方针。

由于两伊拥有较强的军事、经济实力,于是,双方在“战不能胜,和不能谈”的情况下,陷入了一场长期持久的消耗战。

据不完全统计,两伊交火六年来,伊拉克方面已损失坦克1300多辆,飞机150余架,部队伤亡23万人,被俘五万人,伊朗方面则损失坦克近千辆,飞机百余架,伤亡64万人,被俘一万人。双方军费开支及各项经济损失估计达四千六百多亿美元,其中伊朗方面占二千五百亿美元,伊拉克方面占二千一百亿美元。另外,每年平均战争费用占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伊朗为百分之六十,伊拉克为百分之一百四十六。

战争还造成工农业生产下降,石油出口锐减,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困难,大大延缓了两国经济的发展进程。

尽管如此,双方在停战谈判的条件上仍保持一端,互不让步。前不久,伊朗方面曾在南部战线发动了代号为“卡尔巴拉—5”的一系列攻势,旨在夺取伊拉克第二大城巴士拉,以切断伊拉克同海湾地区国家的联系,但未达到预定目的。

总之,在当前的相持阶段中,伊朗在地面上占优势,伊拉克占有空中优势。战斗仍将在两伊边境的浅近地区进行,重点在南部战线。由于双方军队各有优长,实力大体相当,任何一方了都难以取得战场上的绝对优势,所以战争的战略僵持局面和战场上胶着状态,仍将维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刊头设计常君选 责任编辑 薛瑜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