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西安市职工物价监督站对部分商店检查表明
短斤少两乱涨价出售假冒商品现象严重
消费者呼吁有关部门尽快采取措施清除这一社会公害
本报讯 西安市职工物价监督检查直属站及碑林、新城、雁塔三个区站,入春以来对部分国营、集体商店和个体户进行了检查。在受检的2589笔商店中,发现违犯物价政策的就有972笔,占所查商品的37.5%;检查衡器1027件,其中740件不合格,占到所检查衡器的72%,假冒名优商品充斥市场,出售霉变和过期食品及短斤少两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假冒名酒是最突出的问题,春节期间,大批冒牌名酒涌入市场。在兴庆招待所,有人挂出了“凤翔西凤酒供销部”的牌子,大量出售所谓“西凤酒”。他们只收现款,不收支票,不开发票,不透露取货地址,每瓶价6.5元。总站办公室“套购”了一瓶样品,经鉴别系假冒货,但因力量所限,未能追查到底。在东郊“华宗贸易开发公司”仓库也查出假西凤酒46箱,在西郊土门地区发现出售冒牌西凤酒事件15起(共2140瓶),在东郊查出并收假成固特曲36箱,假甲秀烟36条。
出售霉变、过期食品和病肉的现象更使顾客担忧。继西安制药厂从国营肉食门市部购回米猪肉,使43人食用造成不良后果后,元月20日又发生了铁道部西安信号厂从和平蔬菜副食商场购进4200斤含有米猪肉的香肠,使万余人误食的严重事件。春节前,东郊胡家庙粮库,秦川机械厂等地也发生了四起误售误食米猪肉事件。仅东郊没收的霉变、过期点心、罐头就达1000余盒,其中有的竟是五年前出厂的。
据调查短斤少两的不但有个体户,也有国营商店。如抽调查的解放商场糕点部出售的水果糖每斤只有9两。元宵节查元宵经营者时,发现碑林区受检查的14户(其中国营7户)就有13户短斤少两;雁塔区受检查的25户有22户短斤少两,其中6户国营单位,5户斤两不足;西郊站在土门检查9户,全部短斤少两。短斤少两一般每斤少2——3两,最多的竟少五两四钱。
春节期间市场上的菜、禽、蛋、鱼、豆制品等副食品涨价较多,实际售价高于牌价,甚至成倍提价。群众对此反映强烈,纷纷要求有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清除这一社会公害。群众们对于今年春节有关部门只对国营商店限价,不对集贸市场限价的做法颇有意见。
(施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