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03月12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为“杂”抱屈说 幸会骊山晚照时 冯玉祥与植树 每周一谜 张骞的家庭 “不倒翁趣谈” 早春话爱鸟 古今名联撷英 绿化祖国 (剪纸) 国外小幽默 你想疗养吗?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张骞的家庭

王 祥 玉

大约公元前175年(汉文帝前元五年)的春天,我国西汉杰出的外交家和探险家张骞,出生于城固县白崖村。这个村位于汉江之北,村前是江水冲积而成的平原,良田纵横,阡陌交织。紧靠江堤是一眼望不尽的沼泽荒滩,横生着芦苇、水柳和杂草,适于放牧。

这里没有山坡,缘何称“白崖村”呢?原来村庄地势较高,被江水长期冲刷的堤岸陡峭如壁。每至冬春季节,水量减小,沙石坦露。站在江心望去,堤壁高耸,壁沙在太阳光照射下,仿佛白石雕凿的山崖一般,故名白崖村。

张骞的祖父母谢世较早,只有父母亲和一个弟弟。父亲张汉灵,母亲王氏。弟弟张謇(系抱养),与张骞同年,仅小半岁。

这个四口人的家庭世居白崖村。虽屡遭兵燹、水患而迁徙异土者无数,但他们难舍三十多亩良田,依然在此固守躬耕。曾因安葬张骞祖父母重于礼俗耗资过多,不得不卖去部分田产,家境遂日渐衰败。

张骞自幼读书,品学兼优,爱好音乐、体育。课余常和顽童角抵(摔跤),常常取胜。体质得到锻炼,劳动不避风雨。犁耙、播种样样在行,尤其潜心于黑稻种子的培育。后随父亲、表兄出外经商。有一次去南海之滨的南越卖丝麻,在一段水运中突然风狂浪激,货船并人覆没江中,唯张骞一人得救,父与表兄俱亡。

不久,汉景帝即位后,补充兵员对付匈奴,张骞弃农从军,开始戎马生活。先在大将军卫青部下喂马,后随卫青多次征战,骁勇英武,常出奇制胜,被卫青器重,推荐他到汉武帝身边当了“郎”(警卫)官。青蓝紫

刊头设计 董凤山

本版编辑 杨乾坤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