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03月26日
第2版
02

有志者的收获

一记《陕西画报社》潘科

一组题为《出征》的新闻摄影作品,在1985年全国新闻摄影评奖会上引起争鸣。

画面上拍的是解放军某部开赴前线,一位军人的未婚妻依依惜别的情景。一时众说纷绘:有人认为作品调子低沉,是宣传悲观情绪,有人认为作品大胆揭示了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是当代军人的赞歌,为了这组照片之争,这一届全国评委会以一半对一半的不相让票数,无法确立该年度“最佳奖”,致使该年度最佳奖空缺。随后,上海、天津、兰州等地相继召开《出征》专题讨论会,不久《中国青年报》以几乎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这组照片,并开辟了讨论专栏,持续了半年之久。《中国新闻年鉴》、《中国优秀新闻摄影评介》等大型画刊册都收集了此作。将在西安召开的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论年会上,还把这组作品列为议题之一。

一组新闻摄影作品,为什么能在全国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就此,我采访了《出征》作者之一的潘科。

他今年34岁,中等身材,戴一副黑边眼镜,文质彬彬,又有些不修边幅。他是位自学成才者。

摄影记者,是个实践性极强的职业,除了精通专业知识外,还要成为一个“杂家”。潘科除了看摄影专业书籍外,古典文学、哲学理论以至流行小说科技杂志,他都翻阅。当然,他最爱看的还是画报。全国各地的画报每期必读,几个发达国家的画报,他也设法浏览。他兴趣广泛,爱看舞蹈和体操,喜欢游泳,更爱欣赏雪景。1980年冬季的一天,他的妻子即将分娩,恰逢这天,天降大雪。他一阵兴奋,一大早背着像机就出发了,直到天黑才回来,进了家门不见爱人的面,才想到妻子住了院,连忙骑着车子朝医院赶。

为了提高摄影水平,他到陕北山区深入生活。冬天,这里寒风刺骨。他每天天不亮就背上像机,步行十几里山路登上选好的山头拍摄日出。日本产的电子快门像机只拍了一张就冻住了,他解开棉衣,将冰冷的像机贴在胸口,用自身的体温来暖像机。在毛乌素沙漠,他背着20多斤重的器材奔跑着,欢叫着,跪在起伏的沙海上,拍摄着沙景。他就是这样用恋爱般的情感去感受生活和大自然的。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经过十六个春秋的不懈努力,他由“杂”到“专”,终于在摄影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他除了完成画报社的报道任务外,还创作了不少好作品参加了全国和国际影展。

现在的潘科还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已取得中文专业五门结业证书,并获省自学成才三等奖。

我们期待着他新的腾飞!(崔汝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