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烈焰中谱写的赞歌
(上接一版)成了火的海洋。被烧着的树枝噼噼剥剥,被火烤焦的山石不停地向山下滚去。救火的工人们不畏艰险,不怕烈焰烧身,青工郑翔、张华屏、张国林手持铁锨、树枝绕行扑打,与烈火进行殊死搏斗。青工余文峰、赵彦民灭火中,由于山风不定,凶猛的大火将他们和大家隔开,使他俩与集体失去了联系,但他俩仍坚持战斗最后胜利。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全厂职工和当地驻军一起将山火扑灭,保住丁国家十万亩森林。
丹心颗颗救亲人
在奋勇灭火的同时,该厂不分
职工和厂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在紧张地抢救灭火受伤的子弟兵。
这天晚上7时30分左右,该厂工人江凤州和爱人看到不远处的山背后起火,正准备向厂领导报告,忽听路旁一个人连声呼救。待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名浑身是血、满脸被火烧伤的战士。见此情景,他们立即将他扶到自己的自行车上,直接送往厂里医院抢救。但由于这位战士负伤过重,不料昏了过去,从车子上滑下来。江凤州便让爱人照看着,自己骑车飞速赶到厂运输科找司机运伤员。就在这同时,厂里接送职工的轿车路过这里,司机程建仓见状立即停车。工人张传来夫妇、苏长启、赵青、梁亮和邓秀果一起,把伤员抬了上去,汽车风驰电掣般地驶向伤员所在的部队。
该厂运输科值班司机王殿岭听说解放军战士为扑救山林大火光荣负伤,便主动把车开到现场抢救伤员。当他运送一名重伤员从部队返回时,又遇上了11车间工人史德超、厂职业高中学生余占修用自行车驮着的一名防员,当即又将伤员抬上了汽车……
几乎是同一时刻,一些职工、家属闻讯后,相继赶到庙沟山下抢救人民子弟兵。史德超、李春信、余占修除抬伤员外,还冒着生命危险为上山的解放军带路。有两名重伤员的衣服、头发全被大火烧焦,昏迷不醒,部队首长决定马上送宝鸡抢救。周华和张业军不顾寒冷和饥饿,毫不犹豫地跳上汽车运送伤员。途中,为减少因颠簸引起的痛苦,他们不怕自己受累,一直把伤员抱在怀里。等他俩返回厂里时,已是翌日凌晨4点。32车闯工人关明权从黄牛铺镇回厂,途中发现伤员,他用自行车带着送往厂医院。伤员的血染红了他的西装,他全然不顾,只有一个心愿:护理好人民子弟兵,使解放军同志早日脱险。就这样,他坚持到伤员苏醒过来,才放心地悄然离去。
在厂广播通知灭火就救人的同时间里,厂医院的41名职工听到通知后,全部赶到自己的科室。护士段慧玲离单位较远,听不到广播,当她知道山上起火的消息时,让人用摩托车把自己送到医院。
为了做好抢救伤员工作,院领导习致世、芦先智一方面召行紧急会议研究治疗方案,让人家迅速搬出库房消炎药品,准备好消毒器械,请部队尽快到宝鸡联系血浆;一方面组织人员给伤员清理污垢,更换衣服,输氧输液打针。
4日凌晨1点,〇六七基地红光医院院长胡安东率领5名医护人员乘车赶到这里,协助抢救伤员。该院医护人员为了挽救两名重伤员的生命,从院领导到护士,都一直在通霄达旦地工作。外科大夫侯孟杰、周少华连续战斗24小时。负责爱克斯光透视的李霞银和做护士工作的爱人赵翠兰,带着家中无人照看的小孩,一直忙碌到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的及时精心治疗和护理,使6名解放军伤员转危为安。
地处深山里的医院食堂,条件差,平时只能接待二三十人进餐,4名炊事员把厨房当作战场,和灭火救人的工人一样,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他们从外单位借来面粉和蔬菜,把病号饭送到伤员床前……
七一〇七厂干部工人灭火救人的事迹,受到当地驻军、人民群众和O六七基地领导的高度赞扬,赞扬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爱护国家财产,爱护人民子弟兵的壮美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