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纸钱堆引起的忧虑
每到清明节怀念故友,祭奠祖先是人之常情,本也无可非议。但目前在西安街头耳闻目睹的一些烧纸钱现象,却引起了记者的忧虑不安。
4日晚8时许,记者乘三路公共汽车至小寨,刚下车就发现什字路南走道上升起了一缕烟火。一眨眼,东侧小寨浴池门旁,又接二连三地冒起了七、八团火苗。到11时,记者先后在雁塔路、友谊路、火车站、西五路、北大街、莲湖路等处察看,发现烧纸钱情况很是普遍。
烧纸钱现象到4月5日达到了高潮。在南郊吉祥村什字东侧一处,烧过的纸灰达57堆,路心也有近20处;在尚俭路与东六路交汇处,遗留着烧纸钱划过的圆圈达36个,而往来者仍络绎不绝;南门至小寨一段,路两侧的不算,街心花园间的每个过道上都有烧过的纸灰,省体育馆外一段较少,也在五六堆,往南每处都不下20余堆,而南门铁栅栏处,更是一堆接一堆;另据人告知,北门花坛旁,纸钱灰多得令人无处下脚。
原以为烧纸者多为老年人,但所到之处,发现年轻人为数不少。除在翠花路口看见一个老头外,其他都是二三十岁的男女青年,这个现象,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烧纸造成的浪费有多少,不得而知。影响地了市容却是很明显的。时隔几日,大街上许多地方仍留有烟熏的痕迹,小巷中由于少人清扫,经风吹过扬起烟尘,很不卫生。同时也易助长封建迷信活动抬头。因此,在反封建思想,破除迷信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有一种文明、健康的,并易为群众接受的纪念形式,并取代这种古旧落后,带有明显迷信烙印的烧纸钱活动。
本报记者 郝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