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屡败屡战者助力
秦耕
中国人历来有一种观点:“胜者王侯败者贼”。所以人们对胜利者,总是赞、颂、吹、捧,视为英雄,奉上鲜花;而对失败者,却总是骂、斥、贬、压,视为狗熊,不屑一顾。所以鲁迅说:“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今天看来,这些话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实,胜败乃兵家之常。成功和失败是相对的。失败往往是成功之母。尤其是在科学领域,不要说百战百胜,即使百战一胜二胜,也是很了不起的,达尔文说:“我坚持奋战五十五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两个字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两个字就是‘失败’。”常言说,功亏一篑,倘若发明“六〇六”的欧立希在六百零五次失败之后,心灰意冷,撒手不干了,那才真正是可悲可惜的。
所以,在开拓事业的道路上,“屡败屡战”的精神就愈加显得可贵。近闻河北某标准件总厂,为科研工作中的失败者颁奖,谓之“屡败屡战奖”,使人耳目为之一新。该厂同时规定,不准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和形式对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进行讽刺打击。否则,将受到厂纪惩处。结果是,仅两年半时间,全厂主动参加搞科研的有一百四十六人,成功的科研项目有五十六个,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三项,属独创的一项。
很显然,他们设立“屡败屡战奖”,并不是鼓励失败,而是奖励那种百折不挠的拚搏精神。在创业的道路上,有没有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那结果往往是大不相同的。给正在攀登的“失败者”以鼓励,即是给艰难跋涉在崎岖之路上的未来成功者以动力。这种雪中送炭,比成功之后的锦上添花更可贵,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