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弊 相 生
井谷射
我前一篇文章说,汉高祖刘邦分封子弟造成的若干独立王国,成了后来汉家中央王朝的心腹之患,这说法稍微有些不全面。因为若从刘姓天下来说,这些刘姓子弟掌权的独立王国,对于保住刘姓天下,有时也有点好处。例如,汉高祖死后,吕后篡权,让她的吕家人掌了兵权,现在大家都知道是陈平、周勃安刘,杀了诸吕,重新让姓刘的掌权,话剧“大风歌”写的就是这个内容。其实,看看史书,单靠陈平、周勃也不行,吕后死后,兵权还在姓吕的手上,首先是分封的齐王、楚王等刘姓独立王国起兵,造成逼宫的形势,陈平、周勃才能乘机杀了姓吕的将军们。所以从汉高祖来说,当时分封刘姓子弟为王,或者也是造成一种屏障,是后来预防老婆吕后的一种措施吧!
天下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利弊相生。所以看问题要全面些。
看看历史,横过来看,纵过去看,有时会发现许多利弊相生的现象。就说汉武帝用主父偃的办法,不费吹灰之力,削平了各个独立王国吧!到了他的后代手上,发生了外戚王莽篡汉时,一时再也没有哪一家刘姓王侯有足够的实力来对付王莽了。这就是利弊相生的一个例子。
这样的例子,历史上多得很。比如说,唐朝到了后期,藩镇拥有重兵,中央王权越来越弱,终于唐朝也就亡在藩镇手上。到了宋朝,宋太祖自己是靠兵变上台的,加之他总结了唐朝的经验,取得天下之后,来一个“杯酒释兵权”,把那些一同打天下的将领们请来吃酒,要他们把兵权全部交出来,集中到中央,后来宋朝经历了许多代,兵权一直集中在中央手上,“州县无尺寸之兵”,看起来,宋朝的皇帝老凡是够安全了,但是,外敌一来,州县没有兵好抵挡,如入无人之境,宋朝也就亡了。又是利弊相生。
所以天下有许多事,都得对利弊进行权衡。
最近有个朋友,是中学教师,对我叹苦经说,他的住家的周围,有大量个体户,其中也不缺万元户,用起钱来手面大得很,影响了他的读中学的儿子,不肯读书,跃跃想作个体户,怎么办?我想不出好办法来,只好说,孟母三迁吧!他凄然说,搬个家那么容易?何况,别的地方怕也有个体户吧!
我绝不是反对个体户,大家都知道,这是国营、集体经济的补充,大道理不要我说。发展些个体户,对经济事业有利,也是不消说的。只不过,卖油的娘子水梳头,中学教师的儿子不想读书,文化知识不值钱,总也是个问题,这就正巧教我想到了利弊相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