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06月06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探监纪实 闲话感情破裂 他未构成流氓罪 学法律 谈谈婚姻自由 广告 轻信女骗子上了大当 得志莫离群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探监纪实

刘长青

受朋友之托去探监,心里总没上公园那般畅快,有些代人受过之感。但又觉神秘新奇,监狱什么样,犯人生活是怎么过的,都想探个究竟。

监外人群熙攘,趁办了手续等候安排探监的闲暇,我便凑到人群中浏览监狱办的宣传板报。板报的内容简短而丰富,有表扬的,四十七名犯人受减刑奖励,还有被评为改造积极分子,立功受奖的。也有批评的,关禁闭,受处分。还有犯人在生产中创造各种成绩的报道。有个叫白援朝的犯人,加班加点,抢救废品百余件,挽回国家损失五千多元。不简单,真想不到,这里竟然也热气腾腾,将功赎罪之情汇集起来同样是不可低估的。

我身边一对知识分子模样的老夫妇,推着一辆小童车也在看板报,我找了话便和他们聊了起来,原来他们在某大学任教。我逗着童车里的孩子间:“是孙子还是外孙?”“都不是”。“噢!”我有点奇怪:“那你们是来看……。”“看孩子的爸爸,我们的一位邻居。”

我心里一震,看来代人受过不止我一个呢。“孩子妈妈怎么不来?”我又疑惑地问。

老教授好大不高兴地说:“怕丢脸面。已经到了这一步,总该为里面的人多想想,受了伤的心更需要亲人的关怀与爱抚,应该象你们常来看看哪。”老教授说着指着板报上的一条标语“亲人的规劝是促进改造的巨大动力。”我完全理解了老人家的心。

终于轮到我们这一批探监了。会见前要检查物品,每打开一个包裹,我都好奇地把目光凑过去。来探监的人带的东西五花八门,有一位竟带了一只大木箱,检查人员打开木箱一看,满满的挤着一箱方便面、太肉罐头。人们轰一声笑了。笑什么?说不清楚。也许笑他还没醒悟,正是这种溺爱使他的亲人人监,如今却又重演着悲剧。一位从勉县来的老太太,带了半面袋油茶炒面和不少白糖。老太太已经在小客栈住了一星期,自己啃干漠馍,舍不得冲一碗油茶,就等这一天来看儿子。老人一边给我说,一边撩起衣襟擦着泪水,弄得我也跟着酸溜溜的。

接见室没在监狱的夜校教室里,这里窗明桌净,满处贴着反映犯人学文化,学技术的照片和成绩表格等。按朋友嘱托,我带了些美术资料送给我要见的人,他说,在夜校学习爱上了工艺品设计,说是他创作的工艺品送去展览而且还要试生产呢。我看到了那边,老教授正和一个青年人谈着,青年人紧紧抱着孩子在静听;还有那勉县来的老太太,拉着儿子的手又在撩起衣襟擦眼泪……

接见室里人声喊嘁,我突然觉得,这嘁嘁的话语那样匆忙,那样殷切,象是要把每月这半个钟头的时同装填得更加充实,又象是在追赶着流逝了的过去。

(驰张插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