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06月09日
头版
01

改革给农垦经济注入活力

我省农垦事业由长期亏损变为连年盈利

本报讯 我省农垦系统全面实行财政大包干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给农垦经济注入了一股新鲜活力,使农垦系统由年年亏损变为连年盈利。

我省农垦系统共有19个农牧场、9家工厂,分布在全省六个地市,主要生产小麦、西瓜、花生、奶制品、水泥等。过去由于吃大锅饭,盈利全部上交,亏损国家全包,无法调动基层积极性。农垦系统连续15年亏损,职工有怨气,领导直叹气。

从1978年起,农垦系统逐步推行财政大包干,即超亏不补,减亏盈余自留的政策,同时在各个场(厂)因地制宜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责任制,调动了各农牧场的生产积极性。国营朝邑农场从1980年起,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定额上交。推行工资自负盈亏的承包办法,扭转了亏损局面,“六五”期间净盈利505万元。远在塞外、条件很差的牛家梁农场,从1983年起实行财务大包干,立竿见影,已经连续三年盈利。全省农垦经济逐步走向繁荣兴旺,“六五”期间盈利总额达3353万元,上交税金1722万元。去年全省农垦系统完成总产值一亿元以上,年上交税金比“六五”期间年平均数增长39%以上。(韩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