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信誉从哪里来
——记省机械施工公司南京工程队二三事
本报记者 桂维平
“你们陕西建筑工人素质好,作风正。省机械施工公司驻南京工程队就干得很漂亮,他们不仅赢得了声誉,而且为我市建筑市场拾遗补缺,做出了榜样!”这是南京市市长对我省机械施工公司南京工程队的一番赞语。
一个远离公司的工程队,何以能在异地他乡赢得这么高的信誉,又怎么在强手如林的南家建筑市场立足十年长盛不衰?记者在石城工地采访中耳闻目睹了他们那并非窍道“经营决窍”——
“自己的牌子要自己竖”
刚到南京时,有一次施工队的一位吊车司机和起重工,利用工余给外单位搞吊装,并私下向对方收取了几十元“小费”。还有个别人以施工条件差为由,故意延误工期,借机“敲竹杠”。建设单位处于无奈,为他们设了宴……
消息传到工程队,领导深感
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队领导对当事人分别予以经济处罚。在职工大会上女队长周殿雄斩钉截铁地说:“我就不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我只相信企业的信誉。自己的牌子要自己竖!捞外块,搞不正之风,就是自己砸自己的锅!”“该打该罚,我们全认了!”当事者惭愧地低下了头。
接着,队领导又亲自带他们到有关单位赔礼道歉:退了“小费”,付了宴钱。事后,建设单位在《工程质量回访登记表》中这样写道:“该队在我处施工中,质量要求高,服务态度好,工期速度快。特别是在施工条件差,吃住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毫无怨言……”至此以后的十载,这个工程队再也没有发生一次类似“吃、拿、要”的现象。
“金钱难买信誉来”
在南京闹市区的新街口张府园小区打桩工地,当地几家基建单位施工受阻,纷纷退却。“老陕”上阵,以一当十,昼夜奋战,不仅提前完成了工程,而且无偿地为建设单位挖出了巨型障碍物。甲方单位很过意不去,准备给工人发一笔现金,以示酬谢,却被大伙婉言推辞了。“现在,哪还有给钱不要的单位和工人?”“份外钱财,分文不要,这是我们队的老规矩!”
在南京锅炉厂打桩工程中,工人们冒着纷飞的大雪,打下试验桩后,一鼓作气,挥汗大干,春节仍不停锤。待总承包单位节后上班,工地上林立的桩架都已拆除了。一些人大惑不解:“你们这样玩命地干,是靠奖金刺激的吧?”“金钱难买信誉来,这本就是我们队的作风。”大家回答得十分坦然。
连日来,一项项工程向这个工程队飞来,一面面锦旗向这个工程队送去。他们的经营触角已经伸出了“石头城”,东达江阴、常州、无锡、苏州、杭州;西至安徽明光;北到连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