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的“家”
——茂陵博物馆漫思
韩志民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在濛濛细雨中,当我来到茂陵博物馆,登上霍去病墓顶的时候,便不由得咀嚼着这位大将军这掷地有声的名言……
国与家的关系,在霍去病看来,是紧密联系着的,有国则家易安,国破则家必亡。尽管当时的“国”与现在的“国”从内涵到外延有很大的差异,但是,霍去病把国家的统一看作至高无尚以至于不惜为之牺牲一切的国家观,仍然是我们后代人效法的榜样。
据史书记载,霍去病的“老家”在河东平阳,也就是今天山西临汾一带。
其实,他所生活的“家”并不是河东,而是在汉代的首都长安。霍去病作为皇亲国戚,卫皇后是他的姨母,大将军卫青是他的舅父。但是,他并没有沉溺于官室的富贵荣华,也没有依仗权势,去充当纨袴子弟。而是以他那夺目的年华投入到抗击匈奴、维护汉代中国统一的事业中去。从十八岁开始,他就率兵到祁连山,鄢支山一一带,同入侵者进行着殊死的战斗,真可谓做到了以边关为家,因而很得汉武帝赏识,这位皇帝不仅封他为骠骑大将军,而且在长安为他专门修了一套宅院。霍去病谢绝了皇帝的好意。于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便成了千古佳句了。
霍去病出战祁连山,六战六捷,威震疆场,战功赫赫。可是,正当国家有赖他更多建树的时候,他却英年病逝,年仅二十四岁。对此,汉武帝非常痛心,亲自悼念,把死者埋葬在茂陵(汉武帝生前为自己建造的陵墓)的旁边,并诏令将其墓建造得象祁连山一样,以表示对这位爱国者的永远纪念。
历史似乎有意成全这样的安排,两千多年来,霍去病墓的独特风格依然如故。
现在,我们看到的霍去病墓地,已经变成一座整洁、古朴的茂陵博物馆了。那些当年墓旁的“怪石”,现在被当成国宝(汉代雕刻)在这里陈列和保护着。如果不是文物保护的需要,我看还是维持墓葬的原貌为好。让人们永远记得,中国还有第二座祁连山!
眼前的雨脚已经收住,云缝里透出缕缕阳光。此刻,站在霍去病墓前的我,似乎突然领悟到:这不正是霍大将军的“家”吗?这个“家”,既有祁连山的雄伟,又有古长安的温暖;既有历史的赞誉,又有现代游人的景仰!我们仿佛看到,这位年轻的将军静静地躺在自己的“家”里,威武的面孔变得更加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