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奉饮食的飤官遗址
张文立
秦始皇帝威赫烈烈,为一世之雄,但是,他终归还是一个“人”。人生的第一需要——吃饭,他也是少不了的。甚至,他还考虑到死了以后还要吃饭。正像《左传》一书中说的,“鬼犹求食”他在自己陵墓建筑的布局中,把供奉自己死后灵魂吃饭的问题,也放在了重要的地位。这便是秦始皇陵的飤官官署的建筑。
秦陵的认官官署建筑在陵西区外城之间。一九八二年,秦陵西北部有人大量取土,使认官建筑遗址暴露了出来。同年及第二年春夏,我们便对这个遗址进行了清理。清理发掘的面积约二千平方米。从清理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组秦代的高台建筑。地面是经过二十多层夯土筑成,房屋高大,有大量的板瓦及筒瓦。房子的周围有土筑的及瓦铺的路面。还有秦代的井和渗井。井上有砖铺四方井台,井壁用大型井圈箍起,深十六米见水。渗井中没有井圈,井壁周围打井时的脚窝还在。在这个遗址上出土的文物中,有铜马蹄、铁链铜镞、铜灯台、铜权、铁剑等。这是一组什么样的建筑?当我们清理出四个陶罐的盖子,盖子上清晰的秦小篆刻文刻着“丽山认官”、“丽山认官右”,我们才知道,这便是秦陵的飤官建筑。
认字,即现在的饲字。认官,《汉书》称作食官。食字在这里读Shi。所以,认、食、饲三字,在这一用法是同音同意的。所谓飤官,在秦代中央归詹事来管,是供应皇帝及宫建饮食的官员,有认官令,六百石的小官。令下有左、右丞,帮助认官令来管理有关事宜。秦始皇帝陵在秦代叫“丽山”,陵园叫“丽山园”。所以,秦陵上的认官叫“丽山飤官”。
从整个发掘过程中的情况看,这是一组高大宏伟的建筑。地面夯土如砥,墙是用夯筑起的,墙皮经过粉刷,是粉红色的。房顶有板瓦、筒瓦覆盖、肩脊上有大型脊瓦。门上的柱石也有三十公分宽,四十公分厚,五十公分长,是青石雕成的。还有一处房子,地面是弧形的,用铺地砖漫铺,顶部通向渗井,可能是洗东西的地方。另一处高大建筑,地面上用木头砌成槽,上面铺着木板,看来是储藏食品一类的建筑。其余地方,有放盆、罐、瓮的,有住人的。炊具之类,一应俱全,有盆、盘、罐等,还有一类陶器,底部及边部均有直径约一厘米的圆孔,它应是蒸食品用的,可称为鏳。
这么高大的遗址,完全被大火焚烧了。木头全部成了黑炭灰。有些瓦片被烧得膨胀起来,像现在的发面包一样,又轻又虚,很大一块,拿在手里没有多少份量,可见火势之大。《史记》曾记载,项羽到咸阳,放火烧了始皇陵。看来,这个飤官官署也未逃出这个厄运,真是在劫难逃啊。我在清理这片遗址的时候,时时涌起一些怪念头:始皇帝也真贪婪,高大的坟丘、华丽的殿宇,似乎要把人生的一切佳肴美食都带到阴间去。认官每天都要进献食物。但他能吃吗?不过是生前的自我安慰,求得心理的平衡而已。为了这个平衡,耗尽了多少生民的血汗!项羽一把火,直烧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呵!始皇帝地下有灵,当作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