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08月11日
头版
01

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宝鸡稀有金属加工研究所

成为我国最大的稀有金属材料生产科研基地

本报讯 经过21年的建设,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宝鸡稀有金属加工研究所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和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的稀有金属材料加工生产和科研基地。

1965年筹建的这个基地,座落在宝鸡市远郊。21年来,这个基地6千名科技人员和广大工人瞄准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发奋工作,努力生产,共为国家提供了7000多项新产品;完成了700多项重要科研课题,取得了500多项研究成果。1980年以来,他们的产品获一项国家金质奖,四项国家银质奖。 

21年来,该基地承担军工新材料试制任务5000多项。我国第一颗地球卫星软着陆回收成功、第一颗同步卫星一次定点成功,首次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成功,都有这个基地科研人员、工人的心血和劳动结晶。他们为受控热核反应实验装置提供的超导材料,使建造高能加速器的费用大为降低。他们为我国的空间技术、雷达技术、微波通讯、激光技术提供了大量的钨、钼、钽、铌单晶和钛、锆等高纯材料,为国防事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注重民用也是该基地的一大特色。目前,这里生产的钛材已占我国钛材生产的89%以上。由于钛耐腐蚀、比重小、强度高,氯碱、制盐、电力冶金行业应用钛材进行技术改造,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湖南省湘澧盐矿,设备腐蚀严重,采用钛材改造后,面貌一新,每年可节约设备更新费35万元,多产盐1.8万吨。这个基地生产的各类钛锭、棒、管、板、丝及钛设备等,已销售到30多个工业部门的2000多家用户。

这个厂还十分注重开拓国际市场。从1980年以来,该厂有16个品种的1700多吨产品出口到美日英法、东南亚等国和香港地区,为国家创汇1800多万美元,被赞誉为“宝鸡钛”。 (陈黄兴 韩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