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08月11日
第4版
04

心中的雨花石(散文)

刘长青

儿时长在南京,如今整整离开二十年了,记忆最深的,就是雨花石,至今案头还摆放着它。石头色彩斑斓,圆润,不是什么上品,因是自己拾来的,自然十分爱惜。伏案之余,常常细细玩赏,石上道道淡红的条纹隐隐的,恰似丝丝血痕,让人们想起那些流着鲜血倒下去的人们。忠王李秀成率太平军抗击曾国藩在雨花台洒下汩汩殷红的鲜血;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邓中夏,青年运动的先锋战士恽代英以及数万计的中华优秀儿女在这里洒下过汩汩殷红的血……传说这浸透了烈士鲜血的圣台之地,只要捧起沃土,朝天扬去,就会化作斑斓璀璨的石,纷纷落下。啊,石如花雨呢!那是血的升华,是英气的结晶,其中蕴藏着先人们的忠魂精魄,蕴藏着中华民族的骄傲自豪,使人振奋,使人沉思。

出差去上海,中途专意在南京下了车,想再去雨花台,还想再采些雨花石。谁想台址犹在,石却难寻了。在几个年轻人的石头摊里,我发现了珍品,年轻的贩石人说:“‘旭日东升’五元;‘平沙落雁’六元。”我说:“小小石子怎好卖这么高的价。”年轻人说:“你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雨花石怎么来的知道不?”我虔诚地答:“忠骨造化,鲜血殷染而成。”年轻的卖石人不以为然地笑着说:“咱们可悲就在于把一些编造的故事当了真。要说编故事我也会,这雨花石原本是沈万三的金银珠宝,朱元璋在南京做了皇帝,眼馋沈万三的钱财,便发配他去云南充军,赶出了南京城。沈万三一气之下,口念咒语,把所有金银珠宝变成了石头,撒在这乱石岗,从此这里就叫雨花台。雨花石是不是石中之宝?能不值钱?”

一颗小石子,两种传说故事,我无言了,心中却颇为不忿。在石摊上,在买卖人群中,我感到一种情绪在流露,在滋长:是遗忘,还是对钱的追求?“买吧,雨花石!‘平沙落雁’大块儿!”粗犷的叫买声扰乱了我的心,也扰乱了烈士群雕下的肃穆气氛。回头看了看挺拔的雕像,端详那一幅幅坚定、刚毅的面容,和那雕出的无情的手铐和脚镣,怀着无限沉重的之感,我默默地离开了雨花台。卖石的小伙子大概看出我十分喜欢他的石头,冲着我背影大声叫喊:“少吃两斤肉,买个稀罕物,拿回去够看一辈子的。”我停了停,然后又加快了步子。此时,脑海里又浮现出我案头那颗小小的雨花石,两颗我童年时亲手采得的平平常常的雨花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