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方济众先生
秋 晖
方济众先生,你去了,是那么突然。长安画派从此又失去一个重要支柱,中国画坛又失去一位艺术巨匠,我们又失去一位良师益友。
我和你1967年认识,那时你还在“牛棚里”。当时,到处是“打倒”。“砸烂”,中国画是画不成了,我去主席画像学习班学画油画,你当时被“专政”了,安排你为学习班制做油画颜料,每期学习班结束时,和美协石鲁、赵望云等画家一块低头挨批判,甚至挨打。我第一次见你,很激动。同长安画坛的著名画家,在这种场合认识,是有幸?是不幸?真凄凉。那天正好旁边无人,我们谈了很久、很久,你反而安慰我:“民族的东西不能丢,中国画还是要画的!”想不到在那种处境,你仍然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以后,听说你下放到汉中文化馆。1978年我去看你时,你心情很好,谈笑风生,并拿出一百多幅新作,那么好,那么动人。《大河上下又春风》用笔清新,寓义深刻,一下子就表明了你的心境。《山村归牧》《江村傍晚》《山溪小鹿》幅幅精彩,那用笔用墨是那么浑厚、淳朴,富有情趣,充满了浓厚的泥土气息和诗意。像你的为人一样朴实、亲切。你的《登高山复有高山》使我感到你又开始了更艰辛的攀登。你兴致很高,详细地分析了国内著名画家的艺术特点,艺术道路。又讲了中国画的意、理、法、趣,用笔用墨,你懂得的那么多,知识那么渊博,我真为长安画坛有你这样的画家而骄傲。
不久,你调回美协任副主席,整日开会,听汇报,安排工作,但还是不辍笔,我经常见你办公室的墙上挂有新作,有谁知道你为重振长安画坛洒下了多少艰辛的汗水。一次,我去止园看你,你正在为人民大会堂作画,任务很紧,画很大,站在窗台上才能看清效果,你爬高上低,一丝不苟,一连画了六七遍才定稿,谁能看出你是带病作画?那时,你似乎一下子年轻了许多。
前几年,你因病住院,我们去看你,你在检查治疗之余,还在病房坚持作画,好象你已经知道时间不多了。前不久,我和画友请你给册页上题字作画,你答应得那么痛快,说:“不画画的朋友也常来索画,我们同道还有什么说的。”我怕你身体支持不住,劝你不要急,结果你第二天就画完了,还题了一首诗:
信有蓬莱隔海东,路漫漫兮雾濛濛,
扬帆不惜八万里,山何高兮水何深。
落款时你题着与我共勉,我知道你想得很多,谁知事隔不久,你却匆匆地去了,留下未了的心愿。
济众先生,安息吧!你一生的勤奋已织出美丽的图案,你艰辛的耕耘已浇灌出一片盛开的鲜花,学生们不会忘记你!画友们不会忘记你!人民不会忘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