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10月03日
第3版
03

山旮旯里有对比翼鸟

辛海荣 山 人

五年前,从西安铁路运输学校毕业的李爱霞,被分配到宝鸡西部山区甘肃境内的元龙变电所工作。从未见过大山的她,在艰苦的环境里,价值观念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多么可敬、可爱的现场工人啊,他们就象钢轨下的道碴,飞驰的列车从他们身上碾过,他们不曾有一声叹息,一丝怯懦。三年后,李爱霞把自己的爱奉献给了元龙接触网工区的普通工人安耀章。当年她只有23岁。

起初,山旮旯里的人们还只用惊异的目光注视着他们俩,直到了“虎”年初一,他们的“安小虎”降生了,人们眼里才闪出敬佩的目光。也就在这时,和爱霞一块来的七个同学,六个出了山,其中五个还提了干,进了机关。爱霞噙着泪水送走了一个个好友,象只失群的孤雁,摇摇晃晃地回到了家里,蒙头大哭起来。她多么想和同学一起走啊!可一想到小安,充满委屈的心情又恢复了平静。这点生活的波动,比起小安来算得了什么呢?

小安是西安人,下乡插队三年。1979年,21岁的小安招工进了铁路。一脚迈进了沟壑纵横的天宝山区,干起了又苦又累的电气化改建工程。他盼着工程早日结束,好回西安。没想到,工程结束了,他却留下了。和三十七名同甘苦过的战友留下了。后来,有门路的人,一个个离开了这里,就连那些流里流气的“逛三”们也都溜出了山区。几年工夫,工区只剩下他们四个“元老”了。那年,叔叔为他在西安联系好了一家铁路印刷厂。他想去,领导说他是工区的骨干,他再没吭声,留下了;后来,又遇上机会能调出山区,领导又说:你是党员,需要留下。他还是没说二话,坚守岗位。小虎出生后,又一批人调出元龙,他们听说有规定“双职工不予考虑。”两口子谁也没去争,没去吵。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个人的“畅想曲”总是唱不起来,夫妻俩却没有怨言,一如既往地干好本职工作。

作为妻子,爱霞除去工作,默默地承担着一切家务锁事。每次小安施工回来,她都把热饭热菜端上来,变着法使小安吃得舒心可口;孩子吵闹她就抱着孩子远远地走开,生怕会影响小安的休息。她把自己的一片深情,象涓涓细流般悄悄地注入丈夫的事业之中。

85年6月,小安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少人关心地询问这对身居深山区的小夫妻有什么打算,他俩抚摸着依偎在爱霞怀中的小虎说:“我们再苦再难也能忍受。只是象小虎这样的孩子,我们不忍心他们在没学校和医院的大山里,跟着我们受苦。”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