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10月17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四十有八的园长奶奶 韩彩茹有个好丈夫 今曰重演“墙头记” 既当好媳妇又做好婆婆 有点私房钱也好 教子良方 常听故事聪明 男子眼里的女性美 莫生疑心鬼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四十有八的园长奶奶

——丹风县幼儿园长薛粉莲印象记

说实在的,薛粉莲当奶奶还真是不够资格。瞧她那满头乌发,一脸的精气神儿,我真没看出她已48岁。然而,她当奶奶可是真格的,幼儿园的孩子们都这么喊她。

我还没见着薛粉莲本人,就听人介绍:“采访薛粉莲可没那么容易!据说,自打1984年她当了全国三八红旗手以后,不少登门造访的记者在她那儿吃了闭门羹。她不喜欢让人写自己。”

果然,我也碰了软钉子,聊了半天,一提及自己,她就闭嘴摆手不再言语。采访本上只记了如下零碎文字:

她“63年就在兰州市马滩小学当老师”。

“69年爱人从部队上转业回丹凤,当时人家兰州不放我,说是工作离不开,直到70年才回到县上”。起先在赵家沟小学教书,后来又调过两个学校,都当的是副校长,学校办得不错,常受到表扬。

80年3月,县妇联和教育局把我找去,叫我当县上第一个幼儿园的园长,我当时心里真打怵,没做过那工作。到现场一看,条件全摆在那里:二栋半成品土房,没有围墙、厕所,工作人员就是五个老婆儿。大家都是那么想的,幼儿园嘛,哄孩子的地方,老太太干那活儿顶合适。

我带着大家上洛南幼儿园学习,大伙信心真足,回来没有琴就对墙练指法。开园第一天,我们真怕没人来送孩子,谁知呼拉拉来了好几十,乐得大家合不拢嘴。

“现在可今非昔比了,上我们幼儿园差不多都该走‘后门’了”,园里出去的孩子讲卫生懂礼貌,会唱歌会跳舞,10以内的加减法没问题,汉语拼音也认得全。全靠大伙努力,再说啦,光西安幼师的毕业生园里就有6个,她们都比我强。

“人手还是紧,200多孩子老师、阿姨加一堆儿才12个。我代体育课,教孩子们队列、投掷、跑步、钻爬。哈,有意思吧,小50的人了,孩子们都叫我‘奶奶’。”

据介绍,丹凤县城有10个个体幼儿园,都是薛粉莲帮着筹建的,他们老师都起码在县幼儿园学习过三次以上。“谁让我们是地区先迸园所呢?义不容辞。”当我问起时,薛粉莲这样淡淡地对我说。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们心里都明白,县幼儿园收不了那么多孩子,薛粉莲说,她们有责任帮助个体户办好幼儿园,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

薛粉莲领着我参观了幼儿园。那是一座干净的小院,教室里整齐地摆放着小桌子小椅子,每个班有一架风琴,墙上挂满了活泼的儿童画。比起城里的幼儿园,她们的条件仍然是比较艰苦。七、八年了,薛粉莲她们白手起家干起了幼教事业,苦惯了幷不心灰,告诉我她们的幼儿园的老师,上医院看病都优先,人们都尊重幼师。“不是我们有什么了不起的贡献,是幼师这个工作高尚光荣。你要写就写我们园里的年轻人,她们都是该好好表:扬的好姑娘。可千万别写文章说我个人,我受不了那满城风雨。能美美地再为幼教事业干上几年,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就是我在丹凤采访时所见到的薛粉莲。

本报记者 王鹭毅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