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11月26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举足轻重的匈牙利工会 图片新闻 苏联干部制度改革一瞥 怎样迎接人生的挑战 图片新闻 脚印象人的熊 复活节岛上的神秘右像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苏联干部制度改革一瞥

国 祥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苏联已把干部制度的改革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强调,必须认真总结过去干部政策中的经验教训,及时解决迫切的干部问题。

长期以来,苏联现行干部制度中存在种种弊端,例如干部队伍老化,党和国家机关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选拔干部的标准因循守旧、框框太多;干部选举制流于形式,等等,这些弊端和缺点,是这次干部制度改革的重点。

首先,苏联针对实际上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具体规定了各级领导干部的任期并定期更换领导机关成员的比例,要求大胆地把有前途的年轻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在不断充实新鲜力量的过程中克服干部队伍的老化现象和抱残守阙、安于现状的弊端。在这方面,苏共27大为各地做出了榜样。在这次大会上,中央委员更换了近41%,候补中央委员更换了近68%,中央政治局、书记处、部长会议等党政最高领导机构,都进行了重大的人事调整,充实了大批年富力强的干部。

其次,苏联调整和克服了以往那种因循守旧的选拔干部的标准,认为在改革的形势下,衡量和选拔干部要有新观念和新标准。这些新标准大体是:热心改革,勇于开拓;训练有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管理水平;严守纪律,忠于职守,诚实、廉洁、谦逊,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富于自我牺牲精神,善于团结各种力量。

第三,改革干部选举制度,扩大民主基础。过去,苏联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从形式上也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但这种选举往往是由上级领导确定候选人,代表们举举手,画画圈,难以真正表达群众的意愿。在这次改革中,苏联采取了下列措施,①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级苏维埃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不允许搞等额选举,更不允许强奸民意,弄虚作假。②企业领导干部一律由企业职工直接选举产生,不再由上级领导机关委派和任命。⑧从基础党委书记到加盟共和国党中央第一书记,一律由相应的党委会全体会议以差额选举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④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一经发现不称职者,相应的职代会引党代会有随时罢免他们的权利。

尽管在前进的过程中处面临种种困难和阻力,但苏联干部制度的这些改革,受到了大多数干部和群众的欢迎和支持。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