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咸阳市成为我省纺织电子工业重要基地
本报讯 9年改革使咸阳市经济发展形成了新的格局:纺织、电子工业已成为全市工业生产的两大骨干产业。目前,全市已有纺织、电子工业企业91个,职工6万多人,去年产值达到15.14亿元,成为我省纺织、电子工业的重要基地。
咸阳市纺织工业是从50年代起就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国家利用关中产棉区的有利条件,先后在咸阳投资兴建了西北国棉一厂、二厂、七厂、陕棉二厂,八厂等一批纺织企业和与之相配套的印染、纺机制造等企业。改革开放以来,这些纺织企业经过挖潜改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门类日益增多,现在全市已形成纺、染、服装加工、纺织机械制造和纺织科研教学等门类齐全、相互配套的纺织工业体系。去年,全市纺织工业企业已发展到83个,年纺纱4.17万吨生产各种布2.07亿米,产值达9.83亿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和我省又在咸阳投入巨资兴建了闻名全国的陕西彩色显像管总厂和陕西广播电视设备厂,奠定了咸阳市经济发展的新格局。陕彩总厂从1982年投产以来,已生产各种彩色显像管500万只,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欧美一些国家和港澳地区。陕西广播电视设备厂投产几年来,已生产如意牌彩色、黑白电视机近20万台,产品供不应求。(朱德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