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12月17日
头版
01

西安不少农贸市场最高限价流于形式

消费者意见很大市管人员反映也有难处

 本报讯 最近几天,我们走访了西安几个主要农贸市场,发现一些副食品的价格超过了最高限价。不少消费者对市管人员未负起限价责任颇多意见。

本月4日下午,我们来到小寨农贸市场。市场的限价牌上写着大葱、大白菜的最高限价分别是0.32元/公斤和0.16元/公斤,但摊贩们的葱价大都是0.50元/公斤,白菜是0.40元/公斤。本月5日,炭市街市场开膛去毛鸡最高限价是4.40元/公斤,而7个卖活鸡的摊贩就把价卖到8.00元/公斤,香肠的最高限价是7.2元/公斤,而所有卖家的香肠都是8.00元/公斤。

最高限价公布后,执行的任务就落到了市管人员的肩上。但不少市场管理人员并未认真执行这一任务。我们在走访中发现,大多数市管人员对限价有顾虑,担心控制得太死会挤走摊贩,反引起群众对他们的意见。另外,一些市场管理上的漏洞也是限价不起作用的一个原因。不少农贸市场管理人员实行的是8小时工作制。早上、中午和黄昏都在家吃饭休息,有些摊贩掌握了这一规律,利用这个空档,抬高物价。

不少群众对限价流于形式很有意见。在土门农贸市场,我们看到几个提着菜篮子的顾客站在限价牌前,生气地说:“这东西是写给谁看的!”广大消费者要求市场管理人员实行倒班工作制度,希望各农贸市场联合起来,一起执行限价规定。这样限价规定就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

西大新闻系实习生

李光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