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12月24日
头版
01

出生入死斗塌方

——记省劳模铁一局五处工人王朝东

1985年3月,大秦线铁一局管段最长的花果山隧道塌方了,险情在不断发展,塌方正在继续……

塌口黑黢黢的,一眼看不到顶,水滴答滴答往下掉,洞里寒气逼人。碎石仍然在叮叮咚咚地向下掉,人们都焦急地注视这随时发生的变化。队党支部书记急促地和旁边的一位中年男子商量着怎么办。

中年人从地上拣起一个扒具,说:“你照着前面那块板子。”借着微弱的手电光看去,一块两米高的木板,下半截埋在塌石里,斜斜地立在那儿。

“嗖”的一声,这位中年人窜上去了,象只壁虎,紧紧地贴住峒壁,他机警地避过唰拉拉地一阵落石之后,又向前一窜,就到了木板眼前。叮当两声,就将一个扒具钉上了,右手一个敏捷的缠绕,峒里的电灯便亮了。他立即跳出了坍塌地带,但还没等他站稳,刚刚亮起的电灯又被落石砸灭了。于是,他又是一跳、一贴、一窜、一个缠绕,电灯又亮了,亮在峒壁的深处。在他的带领下,只用了三个昼夜,这次大塌方就被制服了。

这个中年人就是铁一局五处工人,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省劳模王朝东。王朝东是一位出色的隧道工,从20多年前修成昆铁路到现在,他处理过多少次塌方?说不清。塌方和死亡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但每在紧急关头,他从来没有畏惧和退缩过。1985年3月29日,就生上次塌方被制服的第四天,王朝东带着几个工人正在加固箱架,突然他隐隐地听见一种象似裂帛又象沙流石动的声音。积几十年的经验,他知道这是塌方前的信号,当即命令几个工人撤到安全地带,自己却冒着危险钻到仅有60公分高的箱架下加固木楔。只听轰隆一声响,隧道塌方了,他被埋砂石石里。当他挣扎着爬了出来时,忍着伤疼照旧带着抢险小组的人处理塌方。他知道一个共产党员在这种时刻留下来的意义。圆木抬不动,他就用胳肘窝夹;石头抱不动,他就用一只手滚,书记两次叫他下去,他都拒不执行。书记发火了,吼道:“你再不去医院检查我马上停你的工!”他只好到医院一检查,指骨断了,打上石膏,医生要他休息一个月,可他没吭气,吊着胳膊又回到了工地。书记说:“回去好好休息。”王朝东说:“我怎么能躺得住,你看塌成啥了,不赶紧治住,会越塌越厉害的。”书记拿他没法,只好说:“进峒可以,但只准指导不准干活。”他答应了。但是,一进峒他就忘记了一切,拖着伤手和同志们奋战了八天八夜,又一次战胜了塌方。 本报记者翟龙

放大 缩小 默认